福州:剖腹產后懷二胎 孕婦大出血胎兒沒保住
2014-09-16 07:15: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9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章微) 關注理由 因為怕疼,或者想選“良辰吉日”生孩子,一些產婦選擇了剖宮產(俗稱剖腹產)。而肚子上的“這一刀”,在生二胎時可能要為之付出代價。 近日,省立醫院搶救了一名子宮出血的孕婦。她頭胎選擇剖宮產,最近再次懷孕,胚胎著床在前次剖宮產切口疤痕處,造成大出血。所幸搶救及時,保住了子宮,但胎兒沒了。 隨著我省“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剖宮產再孕風險逐漸顯現。醫生提醒,想要二胎寶寶,頭胎盡量順產。已經剖宮產的婦女,懷二胎前應做個醫學評估。 “堵”住兩動脈,才止住出血 云楠(化名)今年20多歲,福州人。3年前,她剖宮產,生下了一名男寶寶。2個多月前,她懷上了二胎。但這份欣喜不過兩個月,就化為烏有了。 云楠大概懷孕8周時,發現自己下身有少量出血。她到當地縣醫院檢查,B超顯示可能是“疤痕妊娠”(也稱“切口妊娠”)。也就是說,胚胎著床在前次剖宮產切口疤痕處,滋養細胞侵蝕疤痕組織,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 幾天后,出血量增大,她被緊急送到省立醫院搶救。 該院醫生急診給云楠做了“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手術,也就是把供應子宮血液的兩條動脈“堵”住,立刻止住了子宮出血。由于搶救及時,云楠的子宮才保住。 參與手術的方主亭博士說,當時,云楠的子宮已開始大出血,估計在1000毫升左右。由于疤痕妊娠還可能導致子宮大出血、子宮破裂甚至休克死亡等嚴重的并發癥,一旦發現,必須終止妊娠。最終,云楠只能通過刮宮,放棄這個小生命。 據了解,云楠頭胎是因為“社會因素”選擇剖宮產,也就是說,她當時剖宮產并沒有任何醫學指征,是因為其他因素要求剖宮產的。 僅因為怕疼,就選擇剖宮產 不僅云楠生二胎碰到了麻煩事,前些年高剖宮產率帶來的后遺癥,正隨著“單獨二孩”政策的實行日益突顯。 “十年前,我都沒碰到過疤痕妊娠,而現在每年碰到好多起。”省婦產科學會副主委、省立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楊茵說,疤痕妊娠是近年來出現的異位妊娠的一種新類型。 近年來,過高的剖宮產率,導致臨床上疤痕子宮再次懷孕時發生危險的情況明顯增加。不僅是我省,8月初,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微信公眾號也發出一則重要提醒:“二胎開放后,疤痕子宮的負面效應日益突顯,高危產婦越來越多,一周連著三起子宮破裂了。”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各國剖宮產率應控制在15%以下,而我國2010年剖宮產率高達46.2%。經過管理,我省的剖宮產比率已有所降低,但三級醫院仍在45%左右,縣市級醫院在30%左右。 “有些產婦僅僅是怕痛,就選擇了剖宮產。”楊茵說。在正常情況下,需要達到一定的醫學指征才能做剖宮產,如產婦產道不好、宮縮不好,或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宮內缺氧等。但實際的情況是,在產科醫生評估可以陰道試產時,孕婦因為怕疼、“良辰吉日”等社會因素選擇剖宮產,從而導致剖宮產率越來越高。 頭胎剖宮產,再孕風險加大 剖宮產后,子宮上形成疤痕,成為疤痕子宮。疤痕子宮再孕的風險加大。 楊茵說,疤痕子宮再孕風險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發生在孕早期,胚胎有可能著床在上次剖宮產切口疤痕處,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一旦發現就要終止妊娠; 第二種情況是疤痕妊娠沒能及時終止,胚胎越長越大,可能會出現子宮突發破裂,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還有一種情況則往往發生在孕晚期,容易出現兇險型前置胎盤,會導致術中、術后的大出血,造成腹痛和失血性休克。 想生二胎,頭胎盡量順產 為避免疤痕妊娠的危險,楊茵提醒各位準媽媽:首先,初產婦如果沒有醫學指征,如產婦產道不好、宮縮不好,或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宮內缺氧等,不要隨便剖宮產,要盡量選擇順產,這才是徹底避免疤痕子宮再孕風險的最好辦法。一定要聽從產科醫生的產前醫學評估,是否有必要剖宮產。 她還提醒,剖宮產后生第二胎,至少要隔一年半至兩年;懷二胎前最好做個醫學評估,看看子宮疤痕有沒有長好,要是沒有長好,發生疤痕妊娠的風險又會大大增加。 “不是所有剖宮產的媽媽懷二胎時都會碰上疤痕妊娠。”楊茵說,已經剖宮產的媽媽們也別太擔心。 她建議,若已懷孕,一定要在孕早期(12周)內做超聲等相關檢查,排除疤痕妊娠的情況。并且在接下來的孕周里,也要比其他的孕婦多做一些產檢。一旦出現肚子痛或是出血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
相關閱讀:
- [ 09-15]被騙來福州強迫賣淫 乞丐孕婦臨盆急救剖腹產嬰
- [ 09-09]婦女剖腹產子宮破兩半 縫合后懷孕添丁
- [ 09-03]侯佩岑剖腹產子!寶寶腳印萌照曝光(圖)
- [ 07-29]加沙:醫生為死去孕婦剖腹產 救出孩子(組圖)
- [ 07-29]吳辰君剖腹產女 愛女“小美人魚”的照曝光(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