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風情畫家 盼“最美沙灘”增添民俗風情
2014-08-29 10:20:22??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友榮通過本報建議沙灘公園設置福州傳統民俗風情畫廊。 民國時期福州的“四大怪” 福州新聞網8月29日訊 曬照片、取名字、提意見……洪塘大橋兩側綠地將建成一座沙灘主題公園,重現福建農林大學西大門外當年的“最美沙灘”,此事經本報報道后,引發市民關注,紛紛加入到建言獻策的隊伍中,82歲的福州民俗風情畫家陳友榮老人就是其中一員。 得知福州市園林局就沙灘主題公園的建設,向廣大市民征集民俗文化資源,陳友榮老人日前獨家致信本報,希望未來沙灘主題公園能弘揚閩都民俗文化,建設“閩都民俗風情畫廊”。昨日本報收到信件后,記者立即來到陳友榮的家中,老人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難忘水鄉洪塘 繪出民俗閩都 今年82歲的陳友榮雖然聽力不大好,可是一說起即將建設的沙灘主題公園,老人就十分興奮。在老人的記憶里,最難忘的是水鄉洪塘。 陳友榮老家在倉山螺洲,因為家鄉和即將建設的公園同在烏龍江畔,老人對公園感到很親切。“坐船呀,到洪塘……”,老人說著就哼起了小時候的兒歌。工作后,陳友榮也帶過朋友前往金山寺及附近沙灘一帶游玩。說起洪塘一帶的風物,老人如數家珍:以前洪塘一帶,有一種叫“蓖梳”的梳子很有名;小時候烏龍江江水清澈,盛產各種淡水魚和蜆子,“漁民會拿到洪山橋附近賣,其中黃色的蜆子,味道特別好……” 陳友榮難忘水鄉洪塘,同樣難忘的,還有福州的傳統民俗。“螺洲是處人文底蘊極為深厚的地方,小時候聽奶奶、媽媽和鄰居們講各種故事。”眼見耳聞的各種民俗,深深地印在了陳友榮的腦海里。 陳友榮喜歡繪畫,2001年,已經退休的他,開始用手中的畫筆畫出記憶中的福州傳統民俗。到了2013年,老人創作了300幅展現清末至民國初年老福州的傳統民俗風情畫,這些畫作從童趣、節慶、美食、工匠、商賈等幾方面,生動再現了老福州的民俗文化,集結成《閩都民俗風情畫》出版后,被專家譽為“福州版《清明上河圖》”。 |
相關閱讀:
- [ 08-28]農大最美沙灘將重現 市民泛黃照片回憶當年風采
- [ 08-26]福建農大將重現“最美沙灘” 老船工盼景觀恢復
- [ 11-18]廈門特區30周年:環島路 把最美沙灘留給市民
- [ 07-19]加勒比海最美沙灘TOP1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