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小古橋被認定不屬保護之列 將被拆除
2014-07-30 07:01: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光緒年間的濟南橋,僅3.5米長 東南網7月3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文 包華/圖) 7月28日,福州臺江太平汀洲和蒼霞地塊舊屋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拆遷。記者從文物部門獲悉,該片區內,將對魯班廟、順懿宮(娘奶廟)、福建省委聯絡站舊址3座文物進行保護。其中魯班廟經本報多次報道后,將在這次拆遷中異地重建。 昨日,家住洋中路的潘先生向本報968111新聞熱線報料,他說家門口有一座清代古橋——濟南橋,是目前福州最小的古橋,聽說也要被拆掉,他覺得很可惜。 古橋僅3.5米長 按照潘先生描述的地點,記者來到該片區的昭通路上。這條僻靜的巷子位于市工人文化宮后門洋中路350號北側。走進巷子不遠,有一座石頭建造的古橋,就架在濟南河上,為石構平梁橋。 “濟南橋是已知的市區范圍內最短、最小、有紀年的石橋。”福州文史愛好者齊上志告訴記者,橋長3.5米,寬1.7米,石制望柱、欄板,欄板上中部刻有“濟南橋”三個字,右邊刻“光緒念五年”、左邊刻“積善堂建造”。 齊上志介紹,“念五年”,就是光緒二十五年,即為1899年。濟南河原來被稱為南禪河,以前這里是種滿果樹的小島,農民要上島需蹚水過河。 附近積善齋內的尼姑為免農民受水災之苦,拿錢在河上建了這座用于渡人的“濟南橋”。 河上共三座古橋 “附近還有兩座古橋。”住在附近的78歲的林挺生依伯說,濟南河原來河道更寬,隨著居民房屋的建設,有些河道變為不足50厘米寬的陰溝。 齊上志告訴記者,另外兩座古橋分別是通泰橋和南禪橋。記者在南禪新村附近找到了通泰橋,這座橋也是石梁橋,長7.5米,寬2.1米,橋頭附近還有一座屏山鎮海樓三仙姑亭。在南禪橋道的三岔路口,記者找到了被圍墻擠占的南禪橋,橋欄桿已看不到了,可看出也是石構平梁橋,長5.5米,寬2.1米。 保護按三普名單 記者從征遷指揮部了解到,該片區已經有九成多居民簽署了征遷協議,保護名單中沒有這3座古橋,隨后將一并拆除。“這3座古橋結構完整,雖然部分被改變,但還是有文物價值的。”齊上志說。 記者了解到,臺江區已經在5年前參加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去年公布的140多處文物中,并沒有這3座古橋。“這3座古橋的價值幾年前已經認定,不屬于保護之列。”臺江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發現有價值的文物,要有申請人申請,逐級上報認定,并請省市專家到現場進行判斷。 |
相關閱讀:
- [ 06-04]開發商緣何“有恃無恐”半夜拆古橋?
- [ 06-03]廣東一清代古橋被偷拆 多名涉案嫌疑人被刑拘
- [ 06-03]偷拆古橋為文物保護敲響警鐘
- [ 05-31]云霄“和義橋”:一座古橋址 一段愛情事
- [ 05-31]廣東龍川百年古橋無端被拆 多名涉事人員被拘(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