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廚師采野蘑菇煮湯 13人食用1人中毒致腎衰竭
2014-07-26 08:22:26??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廚師在野外采摘了看起來漂亮的野蘑菇 這些辨別野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不靠譜 “野外的蘑菇種類繁多,很難從外表上判斷蘑菇是否有毒,建議最好不要盲目采摘和食用。”腎內科醫生鐘小燕提醒,有些蘑菇外表雖好看,但是卻有毒,市民不要被美麗外表所迷惑。且蘑菇毒性有時發作很快,甚至1小時或2小時就可能導致中毒身亡。 鐘小燕介紹,民間有種說法,說有毒的蘑菇,喜歡生長在骯臟潮濕的地方,多顏色鮮艷美麗。而無毒的蘑菇,大多生長在森林里較干凈的樹下,多半是白色、黃色或茶褐色。其實這類說法也不科學,像魏先生這次食用的蘑菇就是白色的,而且生長的位置也很干凈。 此外,像此前流行的一種說法“白蒜煮毒蘑菇會變色”也被證實沒科學依據,外地就有這樣中毒的案例。 衛生部門也多次在官網上發布相關提醒,告誡廣大群眾不可輕信一些民間流傳的毒蕈識別方法,這些方法往往不可靠,缺乏科學性。堅決不采食辨別不清、從未食用或心存疑慮的野蕈。 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唯一辨別野蘑菇是否為毒蘑菇的準確可靠方法,就是專業人員根據蘑菇形態特征的分類進行鑒定,有時甚至需要借助顯微鏡等工具才能準確辨別,普通市民一般難以辨認。 醫生最后提醒,食用野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有很多,但大多數患者早期大都會出現胃腸道癥狀。因此在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后,應盡快采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后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 |
相關閱讀:
- [ 07-03]女子采野蘑菇做菜吃中毒 上吐下瀉洗胃又洗血
- [ 07-03]大媽吃野蘑菇中毒上吐下瀉 先洗胃再洗三天血
- [ 06-10]莆田路邊野蘑菇有人采去吃 專家提醒:可能有毒
- [ 05-14]野蘑菇勿亂采 中毒常發生在5、6月
- [ 10-12]吉林八旬老人山中走失 食野蘑菇等待救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