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恙蟲叮咬 榕三患者病危 一人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兩人還在搶救中;專家說,夏季恙蟲病高發,少去野外草叢作業,發病后應及時就診
東南網7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 隨著夏季來臨,我省又迎來了恙蟲病感染的高發季節。而在近兩周內,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連續收治三例恙蟲病感染的危重癥病人。專家說,今年福州天氣熱、雨水多,給恙螨生長提供了便利條件,今年恙蟲病患者較往年有所增多。醫生提醒,大家外出時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休息或晾曬衣被,盡量不要進入草叢。如果在野外工作,可穿長袖、長褲等保護自己。 被恙蟲咬后 以為普通感冒 “真是沒有想到,被蟲子咬,差點沒命了。”昨日,在協和醫院普通病房治療的王依姐說。半個月前,她下田干活,回家的時候發現腋窩有蟲子咬過的焦痂。沒多久,她就開始發燒、頭疼、全身無力、惡心,癥狀和感冒差不多。隨后癥狀加重,同時出現嗜睡、惡心、嘔吐、腹痛等,最后被送到醫院搶救。 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饒珊珊醫生告訴記者,經過多日的積極搶救治療,發病最早的在田間務農的王依姐已經脫離生命危險,順利拔除氣管插管,各臟器功能均已恢復正常,在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一段時間就可以康復出院。 饒醫生說,王依姐是福清人,其余兩名患者分別是連江海邊的漁民、福州市區的園林工作者,在發病前曾在草叢及江岸邊工作。 “三個人起病很都急,身上都發現被恙螨幼蟲叮咬后的焦痂及潰瘍。”饒醫生說,三名患者在發病初期,都把身體的不舒服當作普通流感治療,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昏迷之后才被送到醫院搶救。 患者延誤治療 蘇醒了還靠呼吸機 記者從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了解到,三名患者分別在腋窩、腰部及背部壓迫處發現蟲咬過的焦痂及潰瘍,檢查身體時發現同時伴有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 “這些病人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昏迷,并且多器官衰竭。”重癥醫學科主任翁欽永說,多器官衰竭包括心、肺、肝、腎、腦、血液系統,入院后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床邊血液凈化治療(CRRT)等積極搶救,并給予氯霉素、多西環素、阿奇霉素等治療。 在海邊捕魚的吳先生和園林工作者劉依姐沒有王依姐恢復得快。因為延誤治療的時間比較長,病情比較重,昏迷時間長,現在雖然已經蘇醒,但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及床邊血液凈化(CRRT)輔助治療。 恙蟲病重要特征 叮咬處現潰瘍等 重癥醫學科主任翁欽永說,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傳染源是嚙齒類動物,傳播媒介為恙螨幼蟲。恙螨多生活在灌木叢邊緣、草莽平坦地帶及江湖兩岸,因此病患者多有野外作業史,潛伏期大約為5~20天。其臨床特點為急性起病、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和肝脾腫大等。嚴重者可因心肺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被恙螨幼蟲叮咬處出現焦痂及潰瘍為本病特征,約見于67.1%~98%的患者,多數患者只有1個焦痂或潰瘍,少數2~3個,個別多達10個以上,常見于腋窩、腹股溝、外陰、肛周、腰帶壓迫處等,也可見于頸、背、胸、腳趾等部位。 記者了解到,恙蟲病有典型特征,起病急,反復發燒,淋巴結腫大。而被叮咬處會先出現潰瘍,然后變成焦痂,這是最重要特征。 長期野外作業 要注意個人防護 “恙蟲病并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翁主任說,這是一種借助蟲子傳播的疾病。 他說,每年6月到8月是恙蟲病的高發季節,從今年接診的病人量來看,有所增多。在這里提醒大家,現在是恙蟲病高發季,外出時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應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休息或晾曬衣被,在進行野外作業時,盡量不要進入草叢,而且要穿著長袖、長褲、長靴、手套等保護性衣物,同時在皮膚暴露處涂抹驅蟲劑,防止恙蟲叮咬。在離開易感染地后,盡快沐浴并換洗全部衣物,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危險性。如果在野外活動后出現長時間高熱不退,且腰、腋窩、腹股溝等出現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蟲病,應及早就醫。 |
相關閱讀:
- [ 07-12]福建現多起恙蟲病例 廈門一男子險喪命
- [ 03-14]邵武一農民被恙蟲咬死 保險公司拒賠鬧上法庭
- [ 07-13]盛夏時期小心恙蟲叮咬 漳州近期發生多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