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0元能刪除開房記錄? 福州警方:此事或為詐騙
2014-07-15 07:22:22??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麗雅/漫畫 □東快記者翟星理見習記者朱耀偉 交1000元,就能刪除個人在全國的開房記錄?昨日,福州一位市民撥打東南快報新聞熱線,反映有人聲稱交錢就可以刪除個人在全國的聊天記錄。 按照這位市民提供的電話號碼,東南快報記者聯系到一位自稱姓錢的男子。他表示,只要交1000元錢,就可以“找公安局的關系”刪除個人5年內的所有開房記錄。 記者走訪福州一些酒店,工作人員稱開房記錄會自動上傳到公安系統后臺。但福州警方表示,查詢、刪除公民個人開房信息需要遵守嚴格的程序。通過“找公安局的關系”來刪除個人開房記錄,可能是一種詐騙形式。 對話“神秘人”:可刪5年內開房記錄 事前需交500元定金 昨日,根據線索,東南快報記者撥通了一個歸屬地為北京的手機號碼,對方是一位自稱姓錢的男子。 該男子表示,他所屬的公司為一家商業調查公司。雖然該公司在北京,但可以刪除個人在全國的開房記錄。以福建為例,花費1000元就可以刪除在福州、泉州5年內的開房記錄。 但當記者詢問通過何種方式刪除開房記錄時,該男子只是稱“我們也不能刪,只能找公安局的人,通過公安信息系統給你刪掉。”除此之外,他拒絕透露通過何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刪除,并強調“先交500元定金,幫你查開房記錄,查到之后兩個小時就可以給你刪掉。” 交談中,該男子透露,他曾通過此種方式成功刪除過他人的開房記錄。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該男子還表示,“刪掉之后你再打剩下的錢,會給你截圖證明,從公安網截的圖。” 隨后,該男子告訴記者一個QQ號碼,詢問記者的銀行卡類型,并要求先打500元“定金”。 資深民警:開房記錄不是想刪就刪 很有可能是詐騙方式 同日,東南快報記者走訪了福州一些酒店,詢問了酒店的相關工作人員,得到的回應都是:開房記錄,酒店刪不了。 “房客在正規酒店入住的時候,都要進行實名登記,登記的信息直接傳到公安內部的系統里。”酒店工作人員解釋說,雖然住房信息是在酒店的電腦錄入的,但是一旦上傳,就沒辦法刪除。 “除了房客本人和警方可以查看開房信息,其他人一律看不到開房信息。”工作人員介紹說,酒店會對房客的住房信息嚴格保密。除了警方,其他無關人員想要查看客人的信息,都要在經過房客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才會被允許。 福州一位資深民警則表示,根據警務工作條例,查詢、刪除公民個人開房信息需要遵守嚴格的程序,“找公安內部關系刪開房記錄”的說法很有可能是一種詐騙方式。 這位民警表示,一般情況下,警方無權隨意查詢公民個人開房記錄,只有在直系親屬報警稱家人走失,或公民涉嫌違法犯罪時,警方才會查詢其開房記錄,以確定其行蹤。 至于刪除開房記錄,該民警分析說,目前這一操作在實際警務工作中出現的可能性很小,并要經歷較為復雜的申請、審批程序,且市級以下公安機關普通警員無權限刪除。 延伸閱讀 開房記錄屬隱私泄露或被追責 對于所謂的“調查公司”的行為,福建元一律師事務所馬藝賓律師介紹,若真有此事,可構成侵犯他人隱私權。馬律師說,個人通訊記錄、住宿記錄等都屬于公民的隱私權內容,未經公民本人許可,禁止他人非法獲取。 此外,馬律師提到,收錢刪開房記錄的行為,行使了偵查權。偵查權是指國家偵查機關以及偵查人員為實現偵查目的,依法定程序,運用特定偵查手段開展偵查活動的權力。偵查權只有國家強制機關依法享有,且必須通過法定程序行使偵查權。任何公民、個人、社會團體不得私自“偵查”或者行使“調查取證權”,非法獲取他人信息,侵犯他人權利。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丁兆增認為,上述服務若真的存在,就已經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擾亂了社會秩序,如果泄露信息情節嚴重的,可構成刑事犯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丁副教授還指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所規定的“情節嚴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一是獲取信息數量較大,或是獲取信息次數較多;二是利用所獲信息從中獲利,數額較大;三是獲取信息后用于違法犯罪活動,并對公民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或惡劣影響。 |
相關閱讀:
- [ 04-20]老婆參加同學聚會夜未歸 老公欲查開房記錄
- [ 04-20]福州:老婆參加同學聚會夜未歸 老公欲查開房記錄
- [ 01-08]"可查開房記錄"網站瘋傳 疑為釣魚網站套取信息
- [ 11-27]號稱能夠入侵公安系統內網 收費刪開房記錄不可信
- [ 10-22]黑客稱可替人刪除開房記錄 公安:屬詐騙常用手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