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引進水葫蘆是為做豬飼料 如今在福州內河成災
2014-07-05 07:46:23??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瑯岐島的互花米草在灘涂上恣意生長,水塘逐漸干涸,海邊的動植物也越來越稀少。 當初專門引進互花米草是為了防浪固堤,沒想到最終失去了控制。相關專家稱,互花米草最初是從福建羅源灣登陸的,目前福州沿海灘涂幾乎都有互花米草的身影,互花米草和水葫蘆的情況類似,都是“好心辦壞事”。造成現在這種結果,完全是因為引進時,沒有進行科學評估。 互花米草最早在羅源灣登陸 福州瑯岐島的互花米草占據了灘涂,致使濕地變成了干地,這并不是一個隨機事件,因為這個地方當初專門引進互花米草,是為了防浪固堤。 據福州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劉劍秋介紹,互花米草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一位南京的大學教授在江蘇率先引進的。隨后福建等地也相繼引進。 互花米草最初在羅源灣登陸,隨后,種子隨著海水漂到福州沿海各地。羅源灣則成了福州互花米草泛濫最嚴重的地方。 由于互花米草秸稈密集粗壯、地下根莖發達,能夠促進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積,最初對保灘護堤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超強的繁殖力,使濕地面積越來越小,灘涂養殖業被迫壓縮。同時,擠占了當地物種的生存空間,破壞了沿海灘涂的生物多樣性。“紅樹林是很重要的沿海的防護林,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紅樹林的數量大量減少。”劉劍秋教授說。 福州瑯岐島的互花米草目前還在蔓延。“但是互花米草不會向內陸蔓延,因為它適合生長在有一定鹽度的潮間帶。但即便如此,也已經相當厲害了。”劉劍秋說,福建的整個氣候環境非常適合這種植物的生長,越往北影響相對就越小些。" 水葫蘆在福州內河成災 同樣是主觀引進物種,水葫蘆和互花米草有著相似的經歷。據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專家介紹,水葫蘆于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在全國推廣后,開始大量逸生。 “那個年代,糧食緊缺,沒有多余的糧食給豬吃,就拿水葫蘆來喂豬。完了再把肉分給大家,好多人認為這是個好辦法,沒有消耗多少成本,還有肉吃。”劉劍秋說,其實水葫蘆含水太多,營養成分并不太多。并不是上佳的豬飼料,現在已經沒有哪個養豬企業用水葫蘆喂豬了。 福建省福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個以生豬養殖為主體的企業。公司老總廖先生介紹,水葫蘆作為一種豬飼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生活艱苦,沒有余糧喂豬,于是從國外引進了水葫蘆作為豬飼料。” |
相關閱讀:
- [ 07-03]榕公園不止一種外來物種 水葫蘆等對我省危害最大
- [ 04-19]水葫蘆占領“西湖” 永定龍湖水域成“大草原”
- [ 12-21]石獅伍堡溪水葫蘆瘋長堵了溪道 村民盼整治
- [ 09-21]龍潭水庫:疑水葫蘆太密魚成片死 管理方將處理
- [ 03-08]泉州雨后順濟橋江面盡是水葫蘆 對生態影響不大
- [ 03-08]水電站泄洪沖來水葫蘆 專家稱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 [ 08-18]閩江中下游水葫蘆9月底前基本清除 嚴禁直接排放
- [ 08-17]省農科院取得突破性成果 水葫蘆可開發出化妝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