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易遭竊? 民警稱小概率事件
2014-07-05 07:43:06??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圈中即為公交車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 □東快記者翟星理林春長/文李劍準/圖 昨日,一條“夏季乘公交車如何防扒”的微博在網絡上流傳。微博列舉了公交車上3個最容易被扒竊的位置:前車門、車廂過道、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 前車門、車廂過道是眾所周知的扒竊易發地,但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易遭竊,不少網友還是第一次聽說。 福州公交業內人士認為,微博中的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駕駛員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該位置上的乘客被扒竊的案例。 但是,福州警方表示,公交車扒竊案件發案規律顯示,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遭竊是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扒手最傾向的作案地點還是在車廂過道上。 公交業內人士:有一定道理 倒數第二排位置臺階階面比較高 公交車倒數第二排座位最容易被偷,這樣的消息是否靠譜?經福州公交二公司服務隊長范恒壘等多名公交業內人士證實,公交車尾倒數第二排的位置確實和車廂內其他座位不同,它的位置靠近后車廂部位,臺階階面比較高,座位的間距也相對短,人坐上去腳容易蹺起來,錢財放在褲袋里容易拉高外露,確實有可能更容易被偷,網傳的這一消息有著一定的道理。 范隊長表示,由于當前公交車的發動機都是后置式,基于這個特點,設置公交車廂內部座位時,倒數第二排的位置會比較高,必須上一個臺階。如果乘客坐在倒數第二排靠車廂過道的座位時,膝蓋部位會比坐在其他座位放得高,相對來說反而更容易被小偷盯上。 不過,相比乘車中站著的乘客來說,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安全系數”還是更高一點。范隊長稱,從之前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扒竊事件來看,乘客上下車時和靠近車門位置被偷的概率更高,之前甚至發生過,乘客衣服口袋被小偷割破,放在內袋的錢包被盜情況。 公交業內人士認為,乘車中防賊還是要靠乘客自己。他們建議,乘客搭乘公交車時,有座位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站著,在坐下或者從座位上起身瞬間,最好檢查一下錢包、手機等財物是否從口袋內滑出,或者直接用手按住,最后在上下車時注意提防身邊的可疑人員,管好自己的財物,避免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反扒民警:缺乏案源數量支持 嚴防上下車、車轉彎兩大時間點 福州警方長期從事反扒類案件的吳警官表示,微博中所介紹的夏季乘公交反扒攻略,這一說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從十幾年的公交車扒竊案發展規律看,夏季的發案率在一年之中是最低的,因為夏季衣服穿得最少,扒竊過程中容易被受害人發現。” 此外,吳警官分析說,微博中提到的公交車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容易被扒竊,主要依據是在公交車后排位置實施扒竊不容易被其他乘客發現。“從正常的目視方向來說,能看到倒數第二排的情況的只有倒數第一排的四個座位上的乘客。如果人多,過道上的少數乘客也可能發現。” 乘客坐到倒數第二排,“戒備心理不會高,認為后面比較安全”,這也是微博中所說的該位置容易被扒竊的另一原因。 但是,公交車扒竊類案件的發案規律顯示,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遭竊只是小概率事件,“我從警以來,公交車這個位置上的扒竊案件不多,從數量上看跟車廂過道上的發案量沒法比”,吳警官說。 吳警官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公交車最后一排的座位位置一般比倒數第二排高,因此在倒數第二排實施扒竊容易被最后一排的乘客看到,因此多數扒手不會選擇這一位置進行作案。另外,倒數第二排離后車門較遠,如果車上乘客數量多,扒手逃離也不方便,“說白了,這不符合公交車扒手得手后迅速下車的作案規律。” 吳警官介紹,微博的原意旨在提醒乘客,因此雖然倒數第二排靠窗位置容易遭竊的說法缺乏足夠的案源數量支持,但也無可厚非。“公交車反扒竊,關鍵就是把財物、背包等物品放在自己的目視范圍之內,然后在上下車、車轉彎時抓牢財物,這就是最實用的反扒方法。” |
相關閱讀:
- [ 03-26]漳州:面包車深夜自動行駛撞上路邊護欄起火 車主疑遭竊
- [ 03-13]福州:店主打包時店內遭竊 小賊一口氣拿走13件衣服
- [ 12-30]福州一彩票店遭竊 路邊司機開車與行人截停盜賊
- [ 11-17]福州閩侯三百年老宅遭竊 雕花石墩被換成細木棍
- [ 08-24]福州五四路一中年男子遭竊制止小偷 被捅身亡
- [ 07-21]返鄉大巴站點遭竊開不出憑證 乘客有票坐不上車
- [ 07-15]小伙借錢遭竊欲跳泉州大橋 民警用千余元勸上來
- [ 05-11]價值24萬元鉆戒遭竊? 報警后才發現原來是場烏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