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在溫泉公園被作為綠化植物 公園方:能把控 專家:我省目前缺乏統一的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 □東快記者熊建鵬林良劃見習記者林帆文/圖 福州西湖公園現“生態殺手”薇甘菊經本報報道后,引起讀者的極大關注。昨日,東南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在福州其他一些公園也有外來物種,而且是作為綠化植物來使用。 專家表示,市區綠地面積較少,外來入侵物種相對較好控制,我們要做的主要是防止外來入侵物種進入自然界,而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建立統一的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 西湖公園:若再發現薇甘菊將焚燒處理 在6月30日游客喬女士發現薇甘菊之前,西湖公園管理處并未發現園內有薇甘菊存在,綠化工人也只是把薇甘菊當作普通雜草處理掉。 昨日,西湖公園管理處的廖副主任表示,得到公園內出現薇甘菊的消息之后,他們立刻組織工作人員到事發地點進行尋找,但只是發現了疑似薇甘菊的葉片,而工人拔掉的薇甘菊也已經被當作垃圾運走了。 福建師大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劉劍秋說,如果薇甘菊在垃圾場被深埋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在垃圾運送途中薇甘菊掉在路邊,它極有可能生根發芽。劉教授認為,市區綠地有限,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控制還相對容易些,但如果蔓延到大自然中,就不太好處理了。 廖主任表示,目前公園方面已經加強了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治工作,在公園引進植物上加強把關,定期對植物進行除雜。如果再發現薇甘菊等有危害的外來物種,他們將進行焚燒處理。 此外,薇甘菊并不是首次出現在福州。福州市林業局森防站的林先生表示,幾年前,森防站曾接到晉安區某小區報案,稱小區內出現薇甘菊。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后組織社區對薇甘菊進行了拔除,曬干后集中燒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公園綠化植物 事實上,福州公園的外來入侵物種不止薇甘菊,好多外來入侵物種長得很漂亮,還被當作綠化植物引進。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在溫泉公園內發現了另一種外來入侵植物——蟛蜞菊。蟛蜞菊原產于南美,能分泌特殊物質,會抑制周邊植物的生長,本身可作藥用,開出的黃花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溫泉公園負責綠化的潘先生表示,由于溫泉公園內有部分區域植物難以生長,就將生長能力比較強的蟛蜞菊作為綠化植物引進,填補綠化空白。但由于蟛蜞菊一旦泛濫生長,會對其他植物造成危害,目前溫泉公園已將其人為控制在湖邊與環湖人行道的中間空地上。 除非人為將其帶出公園,潘先生認為,他們完全能把控蟛蜞菊的生長,不會造成擴散泛濫。 福州市園林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蟛蜞菊在野生的情況下可能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但在公園內,定期進行人為干預,基本不會對生態造成破壞。 水葫蘆等對我省危害最大,失去了控制 蟛蜞菊能被把控住,但有不少外來入侵物種已失去了控制。 劉劍秋教授介紹,目前對我省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種主要有三種:松材線蟲、水葫蘆、互花米草。其中兩種為植物:水葫蘆是作為豬飼料引進的,后來生長實在太迅速,失去了控制,現在在福建的一些水庫成了重點防范對象。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灣,根莖發達,能夠促進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積,20世紀初許多國家為了保灘護堤、促淤造陸,先后加以引進,福建沿海也引進了許多,“但它的繁殖能力實在太強,影響了本地物種的生長,最后被列入重點防控的外來入侵物種。” 所以,劉教授認為,建立統一的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非常重要。 專家建議:盡快建立統一的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 劉劍秋表示,我省“雖然各個部門都有對一些特殊外來物種進行評估,但缺乏一個明晰的規定”。他建議盡快建立完整的評估體系,在引進外來物種的時候,對引進的物種可能引起什么樣的破壞或損失等問題進行考慮。 據了解,目前主要由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擔防控外來入侵物種的主要職責,每年都截獲、處理了大量的外來有害生物。同時,林業、農業、漁業等部門都有專門的科室負責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劉教授說,這些部門各自為政,如果是影響農業,就由農業部門來防控,這勢必會在防控過程中有所疏漏。“缺乏統一的法律規定,沒有統一的監控部門,這些都是防控外來入侵物種面臨的現實問題。” 嫵媚的異域殺手 你認識幾種 可控的入侵者劉教授介紹,以下幾種植 物在福州市區的公園里有引入,與蟛蜞菊相似,屬于可控狀態,在野外就不好說了。 紅花酢漿草:原產南美熱帶地區,中國長江以北各地作為觀賞植物引入,在南方各地已逸為野生。 馬纓丹:有著非常美麗的花朵,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盛開是以絞殺本地土著植物為基礎的。(對閩南地區影響很大,在福州仍可控) 美洲商陸:原產北美洲,全株有毒,根及果實毒性最強。1935年在我國杭州采集到標本,并且作為觀賞植物被引進到各地,其種子通過食果動物特別是鳥類散布。 銀合歡:1645年由荷蘭人引入我國臺灣地區,曾大量造林。在華南地區廣泛引種栽培,不但生長快,而且通過化感作用影響其他樹種的生長。枝葉有弱毒性。 劉教授介紹,以下幾種植物在福州要是扎根的話,危害和影響都較大,屬于不易控制物種。 空心蓮子草:原產于巴西,20世紀30年代傳入中國,是危害性極大的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五爪金龍:原產于美洲,在中國南部沿海各省均有分布蔓延。其生命力強,一旦超出合理生長的范圍,大片覆蓋在灌木和喬木上,很容易與周圍其他植物爭水爭肥。 假臭草:來自南美洲,對土壤肥料的吸收力特別強,能極大地消耗土中的養分,對土壤的可耕性破壞極為嚴重。入侵牧場后,還能排斥牧草,同時分泌一種有毒的惡臭味。 |
相關閱讀:
- [ 10-27]多種外來物種被放生至長江 專家稱嚴重威脅當地環境
- [ 09-11]歐盟提議加強應對外來物種入侵
- [ 04-16]日月潭外來物種泛濫 搶救生態刻不容緩(圖)
- [ 10-29]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活動:不要選擇外來物種當寵物
- [ 10-08]外來物種“小龍蝦”困擾臺北 不當放生者將受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