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園現“生態殺手”薇甘菊 將進行全島檢查
2014-07-02 06:42:56?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西湖公園中薇甘菊纏繞于綠化帶上(感謝喬女士提供圖片) 可能是移植苗木時混進西湖 作為一個外來物種,薇甘菊是怎么進入西湖的呢?陳教授表示,外來物種侵入有很多種方式,有些作為欣賞植物被引進,最后失去了控制,有的是種子擴散。而西湖的薇甘菊很有可能是苗木移栽的時候,把薇甘菊的種子帶過來了。 “它長得特別快,攀援纏繞于喬灌木的植物,能把其他植物覆蓋住得不到陽光,讓對方‘窒息’而死。嚴重破壞入侵地生態平衡。”陳教授說,“福建的濕熱氣候非常適合它的生長。” 此外,研究發現,這種植物一天最多可以生長一米,其種子也很容易傳播。 昨天下午,東南快報記者致電西湖公園管理處,對方表示將以暫停營業的游樂場為中心進行全島檢查。 拔了扔掉恐引起更大蔓延 昨天下午,東南快報記者在西湖公園多處查看,發現除了暫停營業的游樂場周邊的綠化帶之外,其他地方尚未發現薇甘菊的蹤影。并且游樂場周邊的薇甘菊也已經被綠化工人當做普通雜草拔掉了。路邊的垃圾桶里裝滿了當天被拔掉的薇甘菊,一位綠化工人說,這些草將跟其他垃圾一起要被運到垃圾場去。 對此,陳教授則表示擔心,他說,這種處理方式有可能引起更大的蔓延。“把它倒在垃圾場,如果長出來會覆蓋整個垃圾場。” 對付薇甘菊,要采取人工清理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治理措施。治理后,薇甘菊根、莖要完全爛掉,葉要完全枯萎,林木上無薇甘菊攀援,林地內無薇甘菊覆蓋才算安全。“人工清除后,連根拔除,植株曬干后,燒掉處理,或者深埋。”陳教授說。 名詞解釋 薇甘菊 薇甘菊也稱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 薇甘菊有“一分鐘一英里”的外號,一旦定居下來,其覆蓋度可達70%以上,甚至100%覆蓋。所到之處,通過覆蓋、攀援,很快就能形成單優群落,危害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農作物、果樹、林木的死亡,不僅造成農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造成森林群落的逆向演替,使森林退化成灌草叢、樹種顯著減少、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
相關閱讀:
- [ 06-01]泉州西湖公園生態島闖入3偷蛋賊 偷走約20個鳥蛋
- [ 05-31]福州西湖公園:福建園林明珠
- [ 05-12]泉州西湖公園通過廣場舞"12條" 違規將取消資格
- [ 05-11]西湖公園游客拿竹簽插鱔魚 管理處:將加強巡查
- [ 04-28]200名小學生西湖公園義賣書 所得贈給貧困學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