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山的街道整潔優雅寧靜
東南網7月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呂蘊嵐 特約通訊員 宋立偉 文/圖) 3月11日,38歲的福州漢子宋立偉從福州一路向西北,計劃用7個月時間騎游歐洲。6月18日,他進入俄羅斯,6天騎行翻越亞歐大陸分界線烏拉爾山脈,到達俄羅斯歷史文化名城喀山。
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位于伏爾加河中游左岸,與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為俄羅斯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名勝古跡眾多。宋立偉在喀山停留兩天,領略當地濃郁的異國風情,他對喀山的評價是“精致、優雅、寧靜、整潔”。
他鄉遇同胞 冷暖異國行
習慣了哈薩克斯坦人的熱情友善,進入俄羅斯后,宋立偉因為幾次投宿購物遭到冷遇,對俄羅斯人留下冷淡排外的印象。
6月23日,他在烏法街頭四處找旅館,一輛小車停下,車上兩名小伙子用英文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宋立偉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對方主動將他帶到附近一家不錯的旅館,幫他溝通,還一塊給他湊了三分之一的住宿費。宋立偉婉拒,對方作勢要翻臉,他只好接受。幾天后,他遇到了萍水相逢的俄羅斯人堅持摘下腕表送他做紀念、旅館老板主動降房價、陌生司機主動指路,讓他改變了對當地人的看法,“任何地方都有友善或不友善的人,給一個地區或者一個群體貼標簽下結論,既幼稚又不公平”。
在海都報的持續報道及沿途媒體的關注下,在俄華人和留學生組成的“俄羅斯中國志愿者聯盟”聯系上宋立偉,主動為他提供幫助。人在異鄉,來自同胞的關愛讓宋立偉感到非常溫暖,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溝通、住宿、路線選擇和辦理手續的麻煩。
景點不再只是喧囂
北京時間凌晨2點左右,當地才開始天黑,因簽證快到期,宋立偉日夜兼程,6月25日來到緬澤林斯克,26日到達馬馬德什,27日到達喀山。那是一個雨天,城市非常安靜,宋立偉后來才發現,這始終是一個安靜的城市,像是一部古老的默片(指無聲電影),只有影像在流動。
宋立偉在志愿者朋友的指引下,住進市中心青旅,床位費每晚90元人民幣,設備齊全。他游覽了步行街,街頭除了藝人表演的音樂聲,就只有腳步聲。人們非常小聲地聊天交談,像在說悄悄話,顛覆了宋立偉“景點就是喧囂熱鬧”的印象。廣場上鴿子飛舞,鐘柱下姑娘沉思,長椅上情侶呢喃,墻角下老人優雅地彈奏,宋立偉非常享受這一刻的安靜和悠閑。
喀山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因為歷史原因,在喀山可以看到各類宗教建筑交相輝映,堪稱奇觀。大街上,既有蒙著紗巾的穆斯林女士,也有衣著清涼的時髦女郎,宋立偉有走在中東地區的錯覺。
俄語中“克里姆林”一詞的意思是“內城堡”,指高大的鐘樓與宮墻連接而成的建筑形式。因此俄羅斯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克里姆林宮”,其中以莫斯科和喀山的兩座最令人嘆為觀止,喀山城中的克里姆林宮遺址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宋立偉還參觀了喀山國立大學,這是俄羅斯最古老最受推崇的大學之一,成立于1804年,該校有兩名聞名于世的校友:革命領導人列寧和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他觀察到,當地人月收入基本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普通餐館里一頓午飯約25~35元,物價略貴,但分量十足。
昨日,宋立偉離開喀山,向莫斯科前進。
?
喀山街頭,一對情侶在聊天
?
樹上的鳥屋是小學生的課外作業,人和自然和睦相處
?
喀山步行街鐘樓教堂前,宋立偉持本報旗子留影
?
志愿者陶先生帶宋立偉參觀二戰勝利廣場
?
伏爾加河流經喀山,雨后城市清新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