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龍祥島,不僅能欣賞濕地美景,還能體驗農家漁趣,退潮時,不少游客在灘涂上興致勃勃地挖蜆子
東南網6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邱也栩 朱麗萍/文 黃孔瑜/圖) 龍祥島的周末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過去兩天,強對流天氣并未如期出現。許多市民攜家帶口前往龍祥島一睹城市濕地風采。雖然島上條件原始,小路難行,個別市民沒有如愿以償,但大部分人還是大飽眼福,感嘆龍祥島只要好好規劃保護,定不負“最拉風的城市濕地”的稱號。
心向往之 老夫婦二度上島
昨天下午2點多,螺洲大橋下的一片空地上停了十多輛私家車,都是趁著周末全家人一起郊游的。
“海都報報道了那么多天,真的很好奇,一定要看看龍祥島到底有多美。”市民黃女士一家三口非常期待此次龍祥島之旅。黃女士說,早上開錯了路,在島中部的江中村繞了好幾圈,也沒找到濕地在哪兒,干脆先到村里吃吃河鮮。午飯過后,還未漲潮,好多龍祥島的村民在江中摸蜆子,黃女士的丈夫也帶著孩子到灘涂上體驗了一把。在記者為他們指路后,黃女士一家趕往濕地。黃女士說,“既然來了,一定要去東頭看看那片河道縱橫、水草豐腴的濕地美景。”
在路上,記者還碰到了劉依伯夫婦。劉依伯說,他是海都報的忠實讀者,上星期天天在報紙上與龍祥島“見面”,非常向往。“周六起了個大早,先坐3路公交車到螺洲,再換3路支線,花了兩個小時才到。”結果老兩口轉悠了半天,可能是潮水沒漲,感覺有落差,加上老伴腳疼,只好先打道回府。“回家想想還是不甘心,周天下午算準了漲潮時間,又來了一趟,終于看到了沙洲草甸、白鷺低飛的美景,也算不虛此行。”
涉足龍祥島數十次的資深攝影家黃先生說,已經有好幾個朋友打電話問他,龍祥島什么時候最美。“我告訴他們,不同的時間去,龍祥島都有不同的面貌,無論刮風、下雨、晴天、起霧,各有風味”。
讀者熱薦 持續發現龍祥美
還有熱心的讀者發短信說,目前報道的龍祥島美景,主要集中在東側和塔礁洲,其實位于島西邊的祿家村中也有好些不錯的古宅,還有兩棵數百年歷史的大榕樹。
記者驅車前往,幾經周折,在祿家村村民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這個地圖上叫“榕樹下”的地方。在密密匝匝的蔗田間,兩棵古榕樹傲然挺立,汩汩流淌的小溪從古榕旁蜿蜒穿過。村落中、溪岸旁、榕樹下,一條小道交叉穿梭,漫步其上,田園風光盡收眼底:風輕輕吹著榕樹,沙沙瀝瀝,溪水清澈見底,魚兒嬉戲逐鬧其間,田間小路上有羊群在悠然地吃草,情趣盎然。
老榕樹樹冠長約50米,寬約30米,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歷經滄桑依然煥發出勃勃生機。據當地村民介紹,這些老榕樹都有數百年歷史,其主干要六七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坐在老榕樹下,聽溪流潺潺,沐鄉風徐徐,看淳樸安閑的鄉民走過,一種親近鄉土、回歸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離古榕樹不遠處,前些天還羞羞答答的荷花已競相開放,層層疊疊的荷葉中露出粉白如玉的荷花,似有一股清流沁人心脾。
物產豐饒 生態鴨蛋搶著訂
龍祥島拉風的濕地景觀,也給島上動植物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生長環境。用村民的話說,隨便扔什么種子下去,都會長得很好。在記者多次環島踩點中,就發現十多種野生果樹及荔枝樹、芒果樹等。
島上種植面積最大的是甘蔗。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龍祥島栽種的甘蔗是從建甌引進的,在龍祥島獨特的環境中種植的甘蔗形成自己的品種,叫做龍祥島果蔗。由于龍祥島是沉積的島嶼,島上泥土都是由江中淤泥堆積而成,土質松軟,富有營養,水分很足,因此這里的甘蔗口感松軟,很甜。
村民劉依伯今年71歲,承包了上百畝荷塘,養了一大群雞鴨。他養的鴨子,有全番、半番、鴨母三個品種。老劉說,所有鴨子都是放養的,這些不吃飼料的鴨子生的蛋,蛋黃特別多,特別受歡迎。“經常有人打電話訂蛋,一次都訂十幾斤,鴨子生都來不及。”老劉說,“我們的鴨蛋一斤要賣到11塊,想訂還得排隊!”
□交通提醒
自駕:福州市區駕車到龍祥島,可走東三環,也可以走西三環,按照路標指引到螺洲大橋,橋中段有“龍祥島出口”標牌指引,下橋從中間唯一的通道至村口(中間這條路走到底后,左拐沿堤壩行駛到底,便是龍祥島東頭)。
特別提醒的是,龍祥島上有環島土路,尚未開發,僅比一車略寬,路況不佳,不適合底盤低的車輛行駛,建議停車步行。如有雅興,可向村民租船出江,觀賞濕地風情。此外,市民出行前,最好查好漲、退潮時間,漲潮時的濕地沙洲,觀景效果最佳。
公交:3路支線。起訖站點:螺洲—龍祥島。
?
?? 去龍祥島,不僅能欣賞濕地美景,還能體驗農家漁趣,退潮時,不少游客在灘涂上興致勃勃地挖蜆子
?
在龍祥島小碼頭上,游客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河鮮
?
在龍祥島小碼頭上,游客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河鮮
?
螺洲大橋下,龍祥島濕地河汊縱橫、水草豐腴
?
龍祥島上的大榕樹
?
?? 去龍祥島,不僅能欣賞濕地美景,還能體驗農家漁趣,退潮時,不少游客在灘涂上興致勃勃地挖蜆子
?
螺洲大橋下,龍祥島濕地河汊縱橫、水草豐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