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 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 ——訪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 東南網6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盧雅) 5月中旬,完成福州市委、市政府工作檢查后,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系統闡述了福州新區開放開發的戰略部署和推進舉措。 楊岳開門見山地說:“建設福州新區,是傳承弘揚‘3820’工程戰略精髓,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一項戰略舉措。當前,我們正舉全市之力,把福州新區打造成為承接歷史機遇的戰略平臺、跨越趕超的戰略支點,成為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先行區、核心區、示范區。” 楊岳告訴記者,這次全市拉練檢查,令人鼓舞的是看到了建設福州新區已經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和行動,看到了新區建設正呈現出良好的趨勢和強勁的態勢,說明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順應福州發展的要求,順應人民群眾的期望,這更加堅定了全市干部群眾推動福州新區建設的信心、決心。 如何把福州新區的愿景變為實景?楊岳重點強調了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規劃是新區建設和發展的靈魂。福州將秉持“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發展戰略,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著眼打造國家級一流新區,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堅持以發展的眼光、寬廣的視野、戰略的思維編制規劃,努力通過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引領高水平、大氣魄的發展建設,凸顯新區的高端品質和整體美感,展現現代新區的特色和魅力,切實做到“只給城市添贊嘆,不給城市留遺憾”。 二是突出產業支撐。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也是新區賴以立身的脊梁與筋骨。福州新區首先是產業新區。福州將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融合發展,筑牢新區開放開發的產業根基。堅持產業規模化、集聚化、高端化發展,依托新區內13個國家級、省級園區,推動工業經濟向新區南北兩翼集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市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實現新區建設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協同推進,打造海西經濟區現代產業新高地。 三是突出基礎先行。福州新區既要聚物也要聚人,既要安居也要樂業,必須著力構建高能級的城市功能體系。福州將按照“綜合提升、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推進濱海大通道、城際軌道交通、疏港鐵路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對外綜合通道建設,加快馬尾大橋、東部快速通道、道慶洲大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對外開放的綜合通道,不斷增強新區的綜合承載能力。今年,福州新區啟動的重點項目達300個,總投資7753億元,年度投資超千億元;1—4月完成投資352.2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5.2%。這些項目的陸續建設、投用,將有效拉開新區框架,凸顯新區整體形象。 四是突出綠色發展。當前,生態優先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生態優勢越來越受到珍惜。福州將以國務院支持我省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契機,堅持把生態、低碳、綠色、循環、節約等理念貫穿福州新區規劃建設的全過程,做足做好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守住用好生態資源這個大優勢,讓新區建設融入更多的綠色元素,努力把綠色生態打造成福州新區的一張亮麗名片,讓群眾享受更多的“綠色福利”,真正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五是突出機制創新。福州新區的“新”,不僅要體現在產業形態、城市空間形態的更新上,更應體現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這種創新,就是要賦予新區先行先試功能,認真研究借鑒上海自貿區和8個國家級新區的先行政策和成熟經驗,努力在融資模式、管理體制、運作機制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著力打造體制機制創新、投資貿易便利、服務環境優良的改革開放“排頭兵”和“試驗田”。 六是突出作風保障。新區建設能否迅速突破、快見成效,關鍵在干部,關鍵在作風。市委要求各級干部要想干事、會謀事、敢擔事、能成事,以過硬的能力素質和優良作風保障新區建設提速增效。想干事,就是要立大志向,樹高目標,有進取心,以更高站位、更足干勁推動新區建設;會謀事,就是要把握機遇,站位全局,拓寬視野,超前謀事、高明謀事、科學謀事;敢擔事,就是要決策果斷、大膽創新、不畏攻堅,以大膽識、大氣度履行好職責;能成事,就是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和“馬上就辦”作風,堅持一竿子插到底,眾志成城建新區、真抓實干立新功,為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作出新貢獻。 |
相關閱讀:
- [ 06-17]楊岳楊益民赴瑯岐調研民兵預備役建設情況
- [ 06-09]楊岳:鉚好“一顆釘” 丟掉“三板斧”
- [ 06-09]切實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 [ 06-03]福州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當前經濟工作
- [ 05-31]楊岳楊益民與少年兒童共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 [ 05-29]楊岳楊益民與企業家座談經濟形勢
- [ 05-15]楊岳楊益民等在福清閩侯進行工作檢查
- [ 05-14]楊岳楊益民等在連江長樂進行工作檢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