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會展中心展出了不少具備實用、神奇、環保的新產品 家庭植物工廠內種著生菜 □東快記者許才芳張婷婷吳靜陳楠/文劉興劉朔/圖 昨日,今年的“6·18”如期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開展。 此次展出了不少具備實用、神奇、環保的新產品,東南快報記者兵分多路,為市民們呈現這立體多樣的盛會。 “家庭植物工廠”,無需陽光泥土 種菜通常需要泥土和陽光,你見過即使藏身“冰柜”,不靠泥土,也能茁壯長大的蔬菜嗎?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在5號館里,就見到了這種有悖傳統種植方式種出來的生菜。 綠油油的生菜,一棵棵整齊地豎立著排放在柜子里,這個柜子看起來像冰柜一樣,里面發出紅色光線。 現場的負責人介紹,這是個“家庭植物工廠”,只需要借助營養液和里面定時開放的光照,種子就能長成可食用的蔬菜。一般的蔬菜從種子至長成可食用的菜苗需100天左右,而生長在這里面只要28天左右。 那么,“家庭植物工廠”在生活中是否有可用武之地,該負責人以生菜為例說,福州夏天若是想食用,得去高海拔的地方種植或者去外地調運,“家庭植物工廠”則可以解決這問題。另外,像潛艇或者防御工事,也可以用它自給蔬菜。 小朋友被軌道交通車模型吸引 首輛地鐵列車或在年底運至福州 在3號機械裝備館,記者就看到有不少的市民聚集在“中國北車”展位前,這里不僅展出了動車“和諧號”的模型,更展出了未來福州地鐵的模型車輛之一。由于福州正在建設地鐵,而地鐵運營也在近兩年就能實現,因此有熱心的父母帶著三四歲的孩子逛展。孩子見到這輛紅色的模型地鐵車輛滿是歡喜,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 據中國北車的高級工程師曹國偉介紹,目前,福州地鐵的車體已經定下來了,但外觀美工如何制作還有待甄選。中國北車設在泉州的生產基地目前已經生產出了16節車體,這些車體在經過編組、調試后,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最快很可能在今年年底第一輛車將會運至福州。 富硒大米很搶眼 在5號館現代農業展館內,記者發現用一袋袋大米壘砌的城堡。這是經過省農科院專家指導種植的富硒大米。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譽,食用天然富硒農產品可預防多種疾病。 省農科院專家王明光教授說,“人體中的硒主要從日常飲食、經小腸吸收獲得的。但日攝入量超過800微克會慢性中毒,達到3000微克會引發急性中毒。為此,各國都制定硒營養的推薦攝入量,美國、英國推薦成年人硒的每日攝入量分別為55、60微克/天。” 世界首款智慧時鐘昨日發布 在昨日“6·18”上,還發布了由中國人研發的世界首款智慧時鐘。,該款智慧時鐘采用長壽命、大屏幕的液晶顯示板。除顯示時間外,還集合了日歷、天氣、溫度、空氣指數、出行指數、紫外線指數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該時鐘顯示的所有信息都是從互聯網的信息渠道中實時獲取的。 另外,這款智慧時鐘還提供了物聯網接口。例如:看護家中老人和孩子、遠程遙控家用電器等。 參觀者體驗金絲楠木電梯 可“私人定制”的奢華家用電梯 在展館里,一部金碧輝煌的電梯,讓不少參觀者駐足留念。被譽為梯王的這部電梯外圍和轎廂裝飾采用中國古建筑皇家專用的金絲楠木,連電梯的門板采用的都是整塊金絲楠木。 快科電梯公司董事長張凡說:“打造這部以木結構為主體的電梯光想法討論、產品設計就花了半年時間,整部電梯總共花費近300萬元。” 此外,還有兩部由該公司精心打造的精裝修奢華別墅電梯,因為絢麗和金碧輝煌的外表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兩部奢華電梯的裝潢全部采用蝕刻鎦金板,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鍍上多種創意圖案。”據介紹,這種蝕刻板與普通的鋼板相比,在圖案紋路上將呈現更多的樣式,甚至還可以做到鏤空蝕刻,讓電梯的裝潢效果更加豐富多彩。客戶由此定制屬于自己獨有的奢華家用電梯。 腳踏神器,你也可以水上漂 身穿潛水服,腳踏“滑板”,按下手上的控制開關,在水上也可實現武俠神功“水上漂”。在8號工業信和信息化展館里展出的這款水上飛行器,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據介紹,這款水上飛行器采用航空技術空氣動力學原理,通過水柱反作用力來驅動,最高可將人推到30米高的空中,時速可以達到35公里。 該研發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此飛行器采用一人一機制,而且使用者體重必須在40~150公斤之間,“如果以巡航速度飛行,飛行時間可達到兩個小時;如果全速飛行,飛行時間定在1小時左右。” |
相關閱讀:
- [ 06-19]6·18“私人訂制”農產品引關注(圖)
- [ 06-18]第十二屆“6·18”開幕 龍巖館突出機械裝備與新材料
- [ 06-18]尤權蘇樹林會見參加“6·18”活動重要嘉賓
- [ 06-18]“6·18”海峽品牌農業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
- [ 06-18]尤權蘇樹林會見參加“6·18”活動重要嘉賓
- [ 06-18]第十二屆6·18全國婦聯展區巾幗館精彩亮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