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男子20多萬買和田玉 竟是高仿玻璃制品
2014-05-29 06:46:0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高仿的玻璃“和田玉”僅憑外觀很難辨認 東南網5月2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歐陽進權文/圖)記者從省內多家珠寶檢測站獲悉,檢測中多次發現玻璃冒充和田玉的情況。其中福州一男子深受其害,他今年花了20多萬元買“和田玉”,經檢測機構檢測,竟是玻璃。 當時,檢測站迎來三名青年男子,要求鑒定手中的幾塊玉。當鑒定人員按程序收樣后進行檢測時,其中兩男子發現該“玉石”被放到一個儀器里時就突然溜走了。經過綜合檢測,報告顯示其中所謂的“和田玉”其實是玻璃仿造的。面對這樣的檢測結果,留下的男子說:“我花了20多萬元買的,怎么會是玻璃?” “現在玻璃仿制品很多,而且是越做越像了。”檢測站鄭站長介紹說,對于不懂行的人而言,高仿的玻璃“和田玉”僅憑外觀很難辨認。 如何初步鑒別玻璃“和田玉”?檢驗師給出了一些小技巧。玻璃制品的密度小,同體積的和田玉重量大于玻璃,將東西放在手心掂它的重量,會感覺料器的重量明顯輕于和田玉或其他玉石產品。玻璃密度較低,光澤度比和田玉高,能劃動玻璃的未必就是和田玉,劃不動玻璃的就肯定不是和田玉。另外,玻璃料器制品沒有天然石紋,卻能看到氣泡或融流痕跡。 |
相關閱讀:
- [ 04-22]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首次有了國家標準(組圖)
- [ 04-04]華夏典當行售和田玉是真是假 誰給消費者定心丸?
- [ 04-02]保險員騙走價值300萬元和田玉 花35萬買彩票
- [ 03-21]淺談和田玉投資:做一個成功的收藏家投資者
- [ 12-22]新疆和田玉真假難辨糾紛不斷 業內呼吁出臺標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