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鳳山鎮有個“現代武訓” 老人“乞討”辦學
2014-05-16 11:11?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武訓是清末著名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他從21歲起到各地行乞集資,30年后建起第一所義學,免費為貧寒子弟教學。在羅源縣,一位82歲高齡的老人也被人戲稱為“丐幫幫主”,他從2003年起,每年都要跑許多單位募捐辦學,因為他,瀕臨解散的鄉鎮老年學校重現生機。他就是羅源縣鳳山鎮老年學校常務副校長林宜寶。 “丐幫幫主” 11年“討”了84萬元 鳳山鎮老年學校位于鳳山鎮司前街,是一座只有100多平方米的舊樓房。學校2000年1月創辦時只有一個保健班,學員54人、教師2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學員600多人,開設了時政、保健等22個班級。 學校建校之初,經費由鎮政府撥款,從2003年底開始,因為學員人數劇增,鎮政府無力再承擔老年學校的辦學經費,學校陷入“斷炊”窘境。因為學校以公益性質為主,基本沒收學費,如果再無經費來源,學校只能停辦。 無奈之下,林宜寶想到了向單位“募捐”的辦法,他不顧高齡,冒著嚴寒酷暑開始了長達11年的“討錢”生活。 他無私無畏、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令林宜寶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羅源縣環保局,他說:“第一年去,領導見我這么大年紀,答應給500元;第二年再去,領導清楚我的事情了,增加到1000元;第三年又主動增加到2000元。” “我經常笑稱他就像‘丐幫幫主’,手上夾著一個討錢的‘乞丐包’,里面裝有學校公章、發票、筆記本和募到款項的詳細記錄。有的時候為了兩三百塊錢,一個單位他要跑上好幾趟。”老年學校副校長張錦良說。 在林宜寶的帶動下,其他校委會成員也開始到熟悉的單位募捐。據統計,這11年來,林宜寶跑了108家單位,募集資金84.64萬元。 在林宜寶的努力下,鎮政府自2006年恢復了向學校撥款,現在每年撥款5萬元,羅源縣財政局也同意用募款結余的50萬元設立“老年教育基金”,每年給學校5萬元利息,并再撥款5萬元,加上學員的一些捐款和學費約3萬元,現在學校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 林宜寶想得更多更遠,他說:“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很多老人都想學電腦。”于是,他又繼續討錢和設備辦電腦班,目前辦起了有11臺電腦的小班,但學員有80多個,設備遠遠不夠,上個月,他又到羅源縣交通局“討”了3000元。 |
相關閱讀:
- [ 05-13]羅源港城聯動發展添動力 15萬噸級碼頭明年投產
- [ 05-13]羅源海洋世界元旦試營業 將成華東最大海洋公園
- [ 05-11]荒山成“聚寶盆” 羅源金銀花種植基地迎收獲期
- [ 05-09]羅源縣總工會認真做好勞模管理服務工作
- [ 05-08]省總工會副主席江孝善一行到羅源調研工會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