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漳港海蚌取突破 全國首例人工培育達到9厘米
2014-05-08 10:41?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福州新聞網訊 記者7日獲悉,歷經3年,投入近450萬元的長樂市科技項目“長樂海蚌大規格種苗生產和增養殖中間試驗”,成功實現全國首例人工培育1萬粒以上殼長9厘米海蚌,為長樂“漳港海蚌”實現產業化養殖奠定基礎。 7日,記者來到位于漳港的長樂市海蚌育苗生產科研機構——長樂海蚌場里的養殖試驗區,只見技術員輕輕扒開池底泥沙,一粒殼長9厘米左右的海蚌露了出來。池子里1萬粒這樣規格的海蚌,是試驗區的科研人員歷時3年,從最初的海蚌育苗開始,通過餌料方面和各種養殖模式的探索改進試樣成功的。海蚌場科研人員告訴記者,主要在兩方面有所突破:第一是量,以前海蚌育苗在一二厘米就會大規模死亡,很難大規模培育;第二是規格,以前只能養到2厘米,近幾年通過技術攻關,可以養到9厘米,甚至還能超過9厘米。 長樂海蚌保護區管理處場長鄒文鐘介紹,這是全國唯一的海蚌中試項目獲得成功,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面可以把“漳港海蚌”養殖作為長樂的產業化發展,做大做強;另一方面,產業化發展后,漁民可以減少保護區的捕撈。下一步計劃要把技術向漁民、養殖戶進行技術推廣。 海蚌歷來為特供珍品,近年來自然資源破壞嚴重,日趨枯竭,開展海蚌大規格苗種生產技術和養殖中間試驗科研攻關,以解決其育苗生產存在規模小、稚貝成活率低等問題,從而實現規模化人工苗種和養殖生產,建立海蚌增養殖商品基地,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鄭曙閩 文/攝) |
相關閱讀:
- [ 03-17]長樂漳湖路拓寬改造本月底完成 總投資1.5億
- [ 01-14]長樂漳港三營澳漁港擴建 漁船泊位增至400個
- [ 10-10]福州長樂漳港海灘 4男下海抓魚1人被浪卷走
- [ 09-16]長樂漳港 一座正在興起的新型濱海臨空“MINI城市”
- [ 08-29]兩名游客長樂漳港南澳撿貝殼 被潮水困于礁石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