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坊老宅被征收 船政后人憂古井藏寶何去何從
2014-05-07 10:52? 李熙慧 關銘榮?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古井前的大宅,現在即將進入改造階段 黃聚華的后人(右一)和工作人員來到古井前,講述當年的故事 東南網5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 關銘榮 文/圖) 關注理由 船政名人黃聚華,他的遺物深藏在福州朱紫坊27號。抗日戰爭中,福州二次淪陷時,黃聚華的妻子為防止日軍的搶奪,將兩件有著珍貴歷史價值的“寶藏”投入老宅古井中。如今,70多年過去了,朱紫坊27號將被征收,古井里的“寶藏”何去何從? 昨日,黃聚華的孫女黃信平女士撥打本報968111新聞熱線,向記者講述了當年的故事,并希望有關部門能妥善處理爺爺的遺物。黃信平表示,如果能找到這兩件“寶藏”——一把指揮刀、一架法國望遠鏡,她愿意無償捐獻出來。 為避日軍將文物投入古井 “我的爺爺黃聚華,畢業于馬尾船政,是二號船塢的設計者,父親在去世前和我說,當年奶奶將兩件船政文物丟到老宅子的水井中。”昨日,家住福州的黃信平女士聯系本報記者,稱老宅現在位于朱紫坊27號,一家人搬離這里40多年了,但仍然希望能找到當年爺爺的遺物。 黃信平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年父親去世前,專門和她說了這件事,“福州二次淪陷時,是1941年,當時爺爺和父親都在馬尾船政,不在家中。日軍就駐扎在福州文廟內,緊挨著朱紫坊。當時奶奶非常慌張,將爺爺的一把指揮刀、一架法國望遠鏡都丟到房子最后一進的花廳古井內。” “時隔這么多年,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了。”黃信平說起這段往事,仍充滿了感情,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少年時期,都是在老宅中度過的。昨日,記者和黃信平女士,以及其他兩位船政后代,一同前往朱紫坊27號,得知這里已被征收,即將進行修繕。 |
相關閱讀:
- [ 04-18]朱紫坊保護修復已全面鋪開 芙蓉園工程10月完工
- [ 03-18]解碼福州中軸線上的朱紫坊
- [ 02-19]朱紫坊今年修復四故居 將設三入口改造部分地塊
- [ 02-19]福州朱紫坊修復四故居 將設三入口改造部分地塊
- [ 01-24]朱紫坊二期征遷簽約率96.3% 下月進入第二簽約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