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園內臨水而建的閣樓假山
東南網5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文 關銘榮黃孔瑜/圖)有著福州園林建筑典范之稱的福州朱紫坊芙蓉園,自去年5月啟動一期修繕工程之后,靠近安泰河一側的院落屋面望板、檁條、瓦片、石板地面、木地板等修繕接近尾聲。
昨日,記者從三坊七巷管委會了解到,芙蓉園的二期修繕工程也已啟動,園內園林已開始整理和修繕。芙蓉園是福州四大園林之一,擁有福州現存最大水面積的院落花園,本次工期計劃500天,修復后將重現福州傳統園林本色。
?
芙蓉園二期工程啟動
有山有水很是典雅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正在修繕的芙蓉園內,在靠近安泰河邊,工人們正在加固一棵長在土墻上的榕樹。古樹的整個根部呈放射狀扎在圍墻上,枝干向高處伸展,榕樹四周已搭起了鐵架子。“這株古樹也在保護之列。”負責本次修繕的小陳師傅說,將對樹木和圍墻同時加固。整個院落坐北朝南,穿斗式木構架,雙坡硬山頂,鞍式山墻,細部雕刻精美。
記者看到,一進的房屋主體已經大致完成修繕,穿過這一進,便是第一座花園。花園內假山設在魚池邊上,一座古石橋橫跨魚池。對面是一座花廳,花廳南側的假山上,還立著一座小木亭,很是典雅。
“芙蓉園在朱紫坊片區,文物級別最高。”三坊七巷管委會文史部任學說,經過一年的整理,園林的原貌已經顯露出來,主要針對園內的水系來進行整理。水系相通設計巧妙記者看到園內的水系都是相通的。
“花園內的水系是本次修復的重點之一,有水池清淤以及園內內部水循環等內容。”任學介紹,根據前期調查,園內有白玉蘭、荔枝等古樹名木,有兩座假山、三口魚池,以及花亭雪洞、樓臺水榭、曲橋回廊等。園林的設計巧妙,具有重要的藝術和園林景觀價值。
?
古宅保留了原本的格局,對房子進行加固
“完整的芙蓉園有3400多平方米,從安泰河邊一直通到花園弄,但是修繕前被多戶民居和單位割開,無法看到全貌。”負責芙蓉園修繕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剛把花園弄與標有“葉向高宅”的民居后圍墻打通,現在可以直接穿過整個宅子。
據了解,本次修繕還將開展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包括沿河步行道的改造、給排水、供電線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消防、安防設施的改造等。
?
古宅保留了原本的格局,對房子進行加固
□名詞點擊
芙蓉園
芙蓉園始建于宋代。原為宋代參政陳鞾(xuē)的“芙蓉別館”,明代成為內閣大學士葉向高的別墅,清為福州著名學者龔易圖所有,重加修建,辟“芙蓉別島”。芙蓉園從宋至今,其基本結構依然保存完好,整個園林布局優美,極富有福州民居、園林特色。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