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學者觀點引來質疑
2014-05-01 07:57:42??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省文史館館員、福建師大考古與博物館學研究生導師、曇石山博物館首任館長歐潭生 歐潭生回應“福州是‘海絲’起點”質疑:甘棠港沒落后刺桐港才興盛 福州新聞網訊 30日,福州日報報道了省文史館館員、福建師大考古與博物館學研究生導師、曇石山博物館首任館長歐潭生的研究結果:唐甘棠港在福州,福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此觀點一出,即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部分讀者對此說表示質疑。 為進一步求證事實,30日,歐潭生帶著學生再赴瑯岐,以考察所獲史料、方言、族譜等證據,實地考證唐甘棠港與瑯岐的關系,回應質疑。歐潭生表示,福州是目前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起點,并不是否認這條交通動脈沿線港口各有輝煌的時期,正是先有甘棠港的沒落,才有了刺桐港的興盛。 此“黃崎”即彼“黃岐” 此前,歐潭生從《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中記錄甘棠港的文字——閩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檣蕩漾以隨波,篙楫崩騰而激水。途經巨浸,山號黃崎。怪石驚濤,覆舟害物......賜名其水為甘棠港”,而推測出甘棠港應在瑯岐。 瑯岐原名“黃崎”的說法,他已從《八閩通志》、明弘治《長樂縣志》和民國23年的地圖得到佐證。但最為直接的描述來自1931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福州灣,當閩江入海之口......口外群島羅列,近則有黃岐(今瑯岐)、芭蕉、福斗等島。” 對于“崎”與“岐”字不同的質疑,歐潭生表示,隨著歷史的演變,地名在字眼上有所變化的例子很多,最關鍵的是讀音相同。他認為《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中的“黃崎”,應該就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的“黃岐”。 |
相關閱讀:
- [ 04-30]韓媒泉州拍“海絲”紀錄片 陶瓷鐵觀音篾香入鏡
- [ 04-30]學者研究發現唐甘棠港在福州 推論“海絲”起點
- [ 04-30]海絲發祥地 福州謀劃“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
- [ 04-29]“海絲”:走向世界的國家品牌
- [ 04-21]泉州整合海絲資源 力爭建成國際化文化交流中心
- [ 02-13]中國9城市海絲文物精品展 7月現漳州市博物館
- [ 12-06]“哥德堡號”重走“海絲之路” 泉州或成大陸首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