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餐館賣河豚致女食客中毒 所幸癥狀較輕
2014-04-22 06:56? 章微 黃啟鵬?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有專家和高檔會所老板竟建議:與其偷著賣,不如“有限開禁” 對此,省海洋漁業局漁業處高工王奇欣有不同看法。他說,目前養殖的河豚魚都是弱毒或無毒級別,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能創造很高的經濟價值。 “與其偷偷賣,不如規范管,降低河豚魚中毒的概率。”王奇欣說,如今部門對河豚魚一禁了之,規范管理就無從談起。他建議,規范管理河豚魚生產、銷售、食用等,對河豚魚的審批、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做出明確界定,才能把食用河豚魚的風險降到最低。 他說,在日本,河豚魚是可以食用的,但宰殺、處理、烹制河豚魚的廚師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宰殺、烹飪河豚魚。餐廳也必須聘請有資質的廚師才能售賣河豚菜肴。 據了解,河豚的生殖腺、肝臟、腸胃等部位都含有毒素,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養殖環境及季節而有差別,在烹制前,廚師一定要把帶毒的器官處理干凈。 福州一家高檔會所負責人也說,售賣河豚魚一直處于“地下狀態”更危險,不如“有限開禁”,試點選擇部分有條件的水產經營戶、飯店開禁,對廚師等從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廚師取得資格證后方可燒制河豚魚;主管部門還可以制訂河豚魚燒制安全規范,并向消費者公示,這么做更能保證食客安全。 但也有專家對此有不同看法:即便經過專業培訓的持證廚師,也很難保證每次宰殺都安全,在宰殺河豚魚時,某個環節一有失誤,毒素就會滲到魚肉中,引發食者中毒。有些河豚魚即使制作成魚干,毒素仍在。幾年前廈門鼓浪嶼就發生過外地游客食河豚魚干中毒死亡事件。“有限開禁”,是對人民生命的不負責任。 □提醒 河豚中毒用手指催吐送醫 福州四七六醫院(空軍醫院)急診科主任肖章武告訴記者,河豚魚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素及河豚酸。河豚毒素被誤食后,主要癥狀是知覺麻痹、運動障礙、血壓下降、頭暈頭痛、呼吸困難等,嚴重者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肖章武主任提醒市民,河豚毒素的潛伏期一般為數分鐘至六小時,食用河豚魚后不要馬上睡覺,避免出現在熟睡狀態中突發呼吸衰竭、心臟衰竭、心跳驟停,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情況。如果食用或誤食河豚魚出現不良癥狀,可以用手指催吐,盡量把河豚毒素吐出,并盡快到附近醫院進行急救。如出現呼吸停止,身邊的人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直到專業救護人員到場,可以提高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
相關閱讀:
- [ 10-18]連江魚販在農貿市場私賣河豚魚 查扣30余公斤
- [ 05-09]農貿市場私賣河豚魚被舉報 執法人員查獲13公斤
- [ 11-22]莆田多家餐館公開賣河豚 吃養殖河豚風險也很大
- [ 12-20]一魚販當街賣河豚 “我吃很多次都沒事”
- [ 12-20]"我吃很多次都沒事" 一魚販不顧"死活"當街賣河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