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業服務中心頻出招 長樂“失地”農民保飯碗
2014-04-13 09:03?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12日一大早,林冬香一忙完家務,就騎上自行車趕到附近廠里上班。老林是長樂文武砂鎮壺井村的村民。不久前,剛剛“失農”的他,在家“待業”還沒幾天,就和恒申合纖公司簽了一份書面合同,正式成為一名車間工人。 促成這種轉變的是文武砂鎮被征地農民再就業服務中心。該中心成立于去年7月,通過“推薦就業、幫助創業”,幫助被征地農民端起新“飯碗”。中心成立至今,已經幫助82人次找到了工作。 聊起從農民到工人的轉變,林冬香心里五味雜陳。年近40的林冬香此前一直務農,近年來和家人一起在村里的一條河邊養鴨。雖然風吹日曬,但生活總有個保障著落。 林冬香養鴨的這條河是流向長樂大東湖的主要河道,近年來沿河多了不少養鴨場和養豬場。大東湖是2015年全國第八屆城市運動會水上皮劃艇項目的舉辦地,去年開始長樂全面拆除東湖水系養殖場,進行水環境整治。林冬香的養鴨場也在拆除之列。失去養鴨場對一家人來說就像失去照顧了多年的寶貝,今后的生活著落也犯難了。 “你們的心事,我們懂的。”負責水環境整治的文武砂鎮副鎮長李良欽主動上門,詳細詢問,并登記了林冬香家每個人的就業意愿等情況,“只要你愿意工作,我們一定幫你安排好,保證今后的生活有著落。” 幾天后,李良欽真的帶來了幾份崗位推薦表,根據林冬香家每人的年齡、技能和就業意愿等情況安排了工作崗位。考察衡量幾個崗位后,林冬香選擇了恒申合纖吸濕車間崗位。 談到農民失地后的“未來”,長樂文武砂鎮黨委副書記林亭借用“私人定制”一詞,來描述安置被征地農民的理念,即針對不同的人群和年齡層次,再就業服務中心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開展工作;想要就業的,免費為其提供求職登記、就業培訓、職業指導,并等根據個人情況,幫助安排適合的崗位;農民自主創業的,政府給予創業補貼和貸款貼息。 林亭說,再就業服務中心有一本專門服務被征地農民的民情賬,農民的聯系方式、就業要求、農業專技和服務舉措等都一一記在這本賬里?!梆I了誰,別餓了百姓。苦了誰,別苦了農民”,這句話時刻提醒再就業服務中心的每個工作人員。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群眾,忽略百姓,讓被征地農民有個豐衣足食的生計,一直是文武砂鎮的民生目標。 (福州日報記者 祝健) |
相關閱讀:
- [ 04-21]三明今年將新增就業2.4萬解決下崗位再就業1.2萬
- [ 02-25]東鋪頭街道幫助計生家庭婦女實現再就業
- [ 12-24]東鋪頭街道舉辦再就業洽談會
- [ 12-20]尤溪小額擔保貸款助力1586人再就業
- [ 12-11]建寧3年幫助近200名退伍兵實現再就業
- [ 12-03]延平大溝社區安置千余下崗職工再就業
- [ 11-05]南平十年累計實現再就業14萬人次
- [ 09-07]福清“4050”下崗再就業人員社保補貼開始申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