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名31歲骨科醫生猝死 一周值6天班新婚不久
2014-04-10 07:40? 林雅黃淑平?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醫生分析:工作壓力、強度大是年輕人猝死第一高危因素 陳醫生平時身體挺好的,為何會猝死?對此,中華醫學會福建省心血管病學分會、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羅助榮介紹,臨床上發生猝死的人,60%有心臟問題,此外是腦血管、肺栓塞者。年輕人發生猝死,多數人平時看起來很健康,但事實上他們的心腦血管已經發生病變,只是這些病變“隱藏”在身體內部,反映在身體上的不適癥狀不明顯,很多時候被年輕人當作是工作太累、壓力大。 羅助榮說,年輕人會發生猝死,第一個高危因素肯定是工作壓力、工作強度大,例如從事IT、醫生、媒體、銀行、金融等行業。其二,本身有一些基礎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容易形成血栓。其三,長期進行高強度高負荷運動者,如運動員。長年累月做高強度訓練,導致迷走神經過度緊張,使心臟、肺、腦等臟器超負荷,一旦負荷超過身體極限,就會一瞬間垮塌,引起猝死。此外,一部分工作強度大的白領,平時基本不運動,突然大強度運動,也容易發生猝死。 一名從醫37年,同時曾任醫院管理者的吳醫生坦言,醫生猝死對于業內來說,并不奇怪。特別是中青年的骨干,上有老下有小,功未成名未就,他們需要奮斗。而醫生的成就是速成不了的,沒有經過長時間臨床第一線的經驗積累,很難有所成。 由于醫學目前沒有達到理想程度,疾病也是隨時發展,醫生本身就是一個高強度高風險的職業。醫務人員的超負荷工作狀態是有目共睹的,而伴隨而來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不容忽視。如目前實行的無假日門診,在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就意味著加班,醫務人員的體力必然要透支。很多醫生退休時都是疾病纏身。 一名醫生基本上很少準時上下班,吳醫生都是提早半個小時上班,在7點半就開始看病,但往往要下午一兩點病人才看完。“醫生的過勞屬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目前包括醫師行業部門對于醫生更多的是行為規范,而對于醫生自身健康關注都很少,希望在這種現狀下,多給醫生一些理解。” 今日推薦: |
相關閱讀:
- [ 04-04]英國狂熱健身愛好者不顧醫生警告 運動過度猝死
- [ 12-11]大學生長跑時猝死 醫生搶救2小時后奇跡生還
- [ 11-09]65歲老漢外出游玩猝死 醫生:霧霾天氣或是誘因
- [ 08-26]依哥狂飲后夢中猝死 醫生提醒爛醉后先醒酒再睡
- [ 08-09]六旬老人暴走4圈倒地猝死 醫生:應警惕高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