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醫院內“黑護工”數量不少 監管存空白地帶
2014-04-04 07:57? 張志宏 章微 張超暉?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專業的醫院護工,有統一的著裝,也經過專業培訓 東南網4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張志宏 章微 張超暉 文/圖) 因懷疑護士長破壞自己的“生意”,在福州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病房中,被雇主辭退的“黑護工”竟然遷怒于護士長,將護士長拉扯受傷。【“黑護工”被病患辭退 遷怒醫院醫護人員】 昨日,此事經海都報報道后,“黑護工”這個游離在監管體系之外的行業,再度引起市民的關注。去年7月,我省在13所大醫院試水護工改革,意圖統一管理、培訓護工,但這次“黑護工”傷人事件,就是發生在試點之一的協和醫院。 護工改革,到底遇到了什么阻礙?明明有正規護工,為何仍有那么多“黑護工”活躍在醫院?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黑護工”拒絕收編成為正規護理員,加上醫院是開放性場所,管理遇難題。同時,一所醫院的“黑護工”,大多是老鄉、親屬,相互照顧、推薦,搶占了不少市場。 福州每家三甲醫院 都有七八百名護工 近年來,隨著市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護工這個群體的數量也迅速發展。記者走訪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福州每家三甲醫院中,都有700~800名護工,規模小一些的醫院,護工的數量也有200~300人。據一位從事護工社會化管理的人員介紹,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未經護理培訓的“黑護工”,以個體“游擊隊”的形式出現,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難以維權。 昨日下午,在協和醫院6樓的一間病房內,記者與一名身穿便裝的女護工閑聊。據介紹,她是四川人,原來做保姆,在老鄉的介紹下,來到醫院做護工,到現在已經做了5年了,每天的護理費為200元。 記者稱,有朋友摔傷骨盆馬上要住院,需要專業的男性護工,她立即表示,身邊有很多老鄉可以介紹,并強調雖然沒有經過培訓,但他們的經驗非常豐富的,不管什么樣的需求都能滿足。 醫院內的“黑護工”大多是農民工轉行 據了解,目前在福州的護工,大多數來自四川和江西。有一部分護工原來是在醫院負責衛生等工作的農民工,但由于一些重病、年老患者需要有人照顧,加上醫院本身護理力量不足,于是,這些農民工就轉行當起了護工。因為市場需求大,門檻又很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加入了這一行業。 一位來自四川渠縣的男護工老劉告訴記者,對于如何護理,他們剛開始都不懂,但醫院的其他護工基本都是老鄉、親屬,他們會向有經驗的老鄉請教,現在,對于一些簡單的拍背、擦澡、吸痰等技能,他們也都學會了。 個別“黑護工”為省事 私自調快輸液速度 在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護士站,一名護士告訴記者,她們科室里,最多的時候有10多名“黑護工”,這些護工由于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對一些醫療知識僅靠耳濡目染,因此在護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由于護理方法不當而造成的小事故。 由于“黑護工”個人素質良莠不齊,加上無人管束,職業道德令人擔憂。據一位正規護工介紹,據他了解,有些“黑護工”為了省事,讓吵鬧的病人安靜下來,擅自給病人喂食安眠藥。還有的為了早點休息,私自給病人調快輸液的速度,隨意給護理對象服藥,挑撥病人拒絕醫生開出的藥等。甚至有的“黑護工”還偷走病人的貴重藥品進行售賣,偷刷病人的醫保卡,甚至偷走病人的錢物。 對于“黑護工”,一名護士表示,雖然科室已經建立了護工站,但“黑護工”大都是親屬老鄉,一有事情總是相互呼應,在科室中肆無忌憚,甚至私自進入藥房拿藥,“我們拿他們也沒辦法。”護士無奈地說。 “黑護工”有價格優勢 記者了解到,目前雖然很多醫院都建立護工站,但為何仍有那么多的病人家屬選擇“黑護工”? 福州一家三甲醫院護工站負責人告訴記者,“黑護工”有市場,最主要是低價競爭,比如,醫院制定的護理員指導價150~180元/天,“游擊”護工可以130~150元/天來競爭。 此外,一位護工社會化服務公司的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他們和醫院建立了合作的關系,但在需求的源頭上仍被“黑護工”搶了先機。據介紹,“黑護工”的群體主要是親戚和老鄉,分布在醫院的病房中,只要有新病人入院,他們就會上前推銷,甚至醫院清潔工也會幫忙介紹。 維持這樣龐大介紹網絡的,靠的是“介紹費”。一般來說,護理在5天以下的,護理費中10%就被作為介紹費,而5天以上的,則根據護理費的總額,一次性給200~500元的介紹費。 |
相關閱讀:
- [ 04-03]福州:“黑護工”被病患辭退 遷怒醫院醫護人員
- [ 10-29]“黑護工”其實可以不“黑”
- [ 03-05]醫院“黑護工”:游離在制度管理邊緣
- [ 10-25]"黑護工"扎堆盤踞老年病房 為多掙錢主動變"黑"
- [ 11-08]“黑護工”刀砍“正規軍”續:管理缺位引發市場之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