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8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實習生 張萍萍 張林濤) 2013年6月,快的打車軟件進入福州市場;2013年12月,嘀嘀打車緊隨其后進入。隨之,雙方開始不惜血本的高補貼鏖戰。而近日,在福州市,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宣布:對乘客的打車補貼降至每單3元。快的給司機補貼是3元,高峰時段5元(須滿10單);嘀嘀給司機的補貼都是4元。燒錢大戰鼓聲漸稀,一些新問題開始冒出,一些老問題開始放大。 “禮炮”聲后,打車軟件將走向沒落,還是拐入俗常?
歸于平靜 25日,記者使用嘀嘀軟件打車,從福州市北大路前往白湖亭。坐在華威出租車閩AT0220出租車上,的哥林師傅大倒苦水:“新裝備藍牙耳機、充電器花了200多元,手機流量特別申請了600兆的套餐。可現在嘀嘀打車對司機每單才補貼4元,快的才3元,每個軟件一天最多接10單,一天最多賺七八十元,扣除成本利潤剩下不到一半。而就在上月,每天賺100元補貼很輕松?!?/p> 由于補貼大幅縮水,一些新問題開始冒出。26日下午,記者使用快的軟件招車,準備從金榕南路到東街口,20秒后潘師傅聯系記者。與補貼價“跳水”前不同,他異常仔細詢問了記者所在的具體位置。上車后,他說:“原來補貼多時,一兩公里的距離都不在話下,現在才3元補貼,劃不來的話我們就找個借口開溜?!?/p> “補貼下降后,的哥挑單的概率越來越高,打車軟件的痼疾越發突出?!备V菔忻褛w先生說,選擇權在的哥手中,他們一般會在軟件上挑三揀四,太近了不載,太擠的路段不載,一些地段即使加價,也無人問津。22日14時許,記者幾次在打車軟件上輸入目的地“火車站”,即使加了小費,等了30分鐘,也沒的哥接單。 然而,一些單子熱得發燙。24日,記者在北大路輸入“福灣工業園”,不到10秒,就有的哥聯系,因為這趟車費要30多元。據不少的哥透露,例如福州南站、福州機場這樣的單子一般人是搶不到的,裝備得“高大上”。 此外,無論是的哥還是乘客,都屢屢無所顧忌地爽約,也屢屢束手無策、百般無奈地面對對方的爽約。司機林師傅說,補貼少,天氣熱,一些乘客等不及接單的師傅,有車就走,最后找個借口開脫,現在這樣的事每天都能遇到一兩例。因此,許多師傅接單啟程前,都要先電詢乘客的意愿。不少乘客也遭遇過這樣的事:司機接單后不知所蹤,拒接電話。 如今,使用打車軟件的人明顯變少。出租車閩AT5906的林師傅說,原來路上到處都是使用打車軟件的乘客,兩個軟件每天共可接20單,一上午就用完了“指標”,現在一天能接七八單就不錯了。 |
相關閱讀:
- [ 03-23]打車軟件降溫 快的補貼降至3元嘀嘀降至5元
- [ 03-22]網傳打車軟件補貼戰即將終結 嘀嘀快的:暫無計劃
- [ 03-11]全國人大代表張兆民:對打車軟件 要規范、約束、引導
- [ 03-10]誤操作打車軟件匯錯款 美女耍酒瘋賴賬
- [ 03-07]出租車等候已預約的乘客 男子打車遭拒毆打的哥
- [ 03-06]記者體驗“打車神器”
- [ 02-28]使用打車軟件后 的士強迫拼車、拒載等問題頻現
- [ 02-26]網傳用打車軟件可月掙上萬? 軟件商回應:不可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