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臺島建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 可借鑒外國做法
2014-03-27 14:5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有大片原生態風景 在瑞典首都的市中心,市民可近距離親近湖泊和樹林,甚至與海鷗嬉戲 東南網3月2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燕燕 闕文龍) 關注理由 本報3月18日推出《南臺吹響海螺——打造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系列報道后,原在福州工作、生活,現移居國外的許多福州籍鄉親,通過網站了解到福州要建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的消息后,紛紛通過微博、微信發表看法,希望福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放眼世界,把這個全國少有的南臺島江景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將環島路建成福州一張靚麗的名片。 與此同時,本報海外觀察員紛紛推薦現居住城市的宜居環境,盼望這些城市在生態保護、園林綠化方面的好做法,能給南臺島環島路建設提供借鑒。 瑞典:住處像森林,城中能戲鷗 講述人:江天恩福建人,海峽都市報原記者、編輯,移居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春天來了,海鷗好像一夜之間回到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房前屋后飛舞鳴叫,我常帶著女兒在城中戲鷗。在這個城市的中心,隨處可見蒼翠的山岡、蔚藍的海水,還有成片的蘆葦蕩,野鳥在湖畔飛舞,小松鼠在路邊蹦跶,甚至追逐路人,和路人嬉戲。 我住在11樓,俯瞰樓外,總感覺生活在森林里,但走入這片森林,才發現高大的樹下都是房子。城市沒有高樓,公路穿插其中,從外面看,幾乎看不到房子和公路,商業區、居住區被大量森林、湖泊包圍,放眼看去都是森林,很多動物怡然自得地生活其間。 斯德哥爾摩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現代工業發達,但生態卻是歐洲各國首都中最好的,也是PM2.5值最低的,不超過10,可以作為生態保護城市建設的樣板。 移居瑞典兩年,我發現瑞典很重視環保,尤其注重環保教育,7歲的女兒從幼兒園回到家,常提起“拯救世界”、“少坐車、不傷害動物”等話題。瑞典人從小養成了環保意識,路邊長滿蘋果、梨、櫻桃等水果,卻沒人摘,野外長滿了蒲公英,也沒人采,他們寧愿一公斤幾百元(人民幣)去超市買回家做沙拉。 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沒有賣地的沖動,他們更注重高科技的發展,不會破壞環境換取經濟利益。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會通過媒體、傳單、廣告、畫冊等形式,邀請社會各界參與,讓大家了解規劃,征集各方意見,再通過議會、民選代表和政府博弈,最后出來的結果是大家都滿意的。因此,瑞典的規劃有強大的民意基礎,經過科學論證,吸收各方意見,還有媒體監督,制定的時間很長,也不會輕易變動。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的戶外場地,都設有步行林蔭小徑 加拿大:盡可能讓游人,享受大自然 講述人:張麗紅 海峽都市報新聞熱線968111原主管,移居加拿大的蒙特利爾 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區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島嶼,跟倉山的南臺島四面環江很相似。我來到蒙特利爾后,發現經常是藍藍的天,空氣也特別清新。這個城市很重視環保,有大量的植物和野生動物,城市風光很優美,生活也很有情調。 蒙特利爾被認為是北美的“浪漫之都”,市區內有很多哥特式建筑,圣勞倫斯河在市區緩緩流淌,金色的哥特式尖頂在湖光山色中熠熠生輝。在主要街道旁邊都專門劃有自行車道,而在主要的街頭,也都能找到自行車租用點。 秋天是蒙特利爾最漂亮的季節之一,楓樹是蒙特利爾最常見的樹,秋高氣爽,放眼望去,黃色、橙色和紅色的楓葉,將蒙特利爾染成了色彩繽紛的城市。 來到蒙特利爾,我了解到,蒙特利爾很重視城市規劃建設,是北美大陸唯一一個實行設計引導經濟策略的城市。對于未來的規劃,當地政府就作了20年、30年甚至更長遠的規劃,并制定一系列的實現步驟與方式,就算一個公園、一條景觀道路的建設,都征求公眾意見,并接受公眾的監督。 我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看到,渥太華河、里多河及其他戶外場地都設有步行林蔭小徑,方便運動人士之余,更可以讓游人享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 春天一來,渥太華整個城市布滿了色彩艷麗的郁金香,把這座都城裝扮得格外美麗,因此渥太華有“郁金香城”的美譽。渥太華還素有水鄉之稱,水上活動包羅萬象。您可以乘坐觀光游艇在里多運河上欣賞落日余暉,也可以在澎湃的渥太華河里乘帆船或皮筏艇,享受刺激活動帶來的快感。福州建設南臺島環島路時,不妨好好借鑒這個做法。、 新加坡:島國雖小,仍保留濕地 講述人:雷小姐,連江人,海峽都市報原記者,移居新加坡 新加坡是個島國,面積僅716平方公里,但在西北部,卻有個占地130公頃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是新加坡唯一一個受保護的沼澤自然公園,散布著大約20種紅樹林,棲居著500多種熱帶動植物,是候鳥途經東亞的主要中途停留站。 在保護區,橋梁、亭子、觀鳥屋等都用木頭建造,道路由碎石細沙鋪成,花木也是自然繁殖。踏著幽靜的石子路和木質甬道,慢慢走進沼澤,鉆進紅樹林,看到的是自然的原始狀態,藤類、蕨類植物很多,野生鱷魚、蜥蜴、水獺、蟒蛇、彈涂魚到處游蕩,松鼠跳來跳去,海鳥也很多,不時停在游客身邊覓食。每走一段棧道,就有一個目撩望臺,供游人欣賞和拍照,也讓動物免于被打擾。 其實,這片保護區原本是紅樹林沼澤地,原計劃發展成農業科業園,但最后政府決定保留原生林的鄉野氣息,花了多年時間,逐漸打造成具有國際地位的濕地保護區,被納入東盟遺產公園。 盡管新加坡比其他國家小,城市化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的保留成了一個大矛盾,但無論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壓力有多大,政府仍堅持把10%土地面積作為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為此,新加坡的生物環保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都居世界前列。 此外,新加坡人很善于變廢為寶,2011年,新加坡免費開放了首個人造處理的濕地——羅弄哈魯士濕地,綠意盎然、鳥語花香,面積相當于100個足球場。傍晚時,很多人去散步,但很難想象,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末,這里是著名的垃圾填埋場。政府將旁邊的實龍崗河改造為蓄水池,又筑起一道防滲墻,避免浸泡過垃圾的雨水進入蓄水池;隨后,將垃圾場改造為能處理垃圾滲透液的濕地園區,垃圾產生的有害液體經過五個步驟的凈化,最終被排入用后水系統。 □聲音 沿江建筑能否退讓200米 “看到家鄉福州要建全國最長的環島路,很高興,希望在建設時一定要學習紐約、夏威夷等城市的經驗,濱江資源應該建設公園或公共休閑設施,讓位于民,沿江建筑應該退讓200多米,不要像福州北江濱,沿江建了不少高樓大廈。”現移居美國紐約的福州籍鄉親林先生說。 現居英國倫敦的福州籍鄉親陳女士說,她幾乎走遍了英國的主要城市,發現英國許多城市不搞大拆大建,沿江沿河建筑做得很精致,環境也很優雅,希望高水準建設南臺環島路,慢慢打磨,不要急于求成,做面子工程。 江先生、張女士、雷小姐各獎稿費200元 |
相關閱讀:
- [ 03-26]廈門:環島路海邊土頭綿延數百米 死死擋住看海的視線
- [ 03-26]福州南臺環島路沿線將建四個生態公園供市民休閑
- [ 03-21]福州南臺島環島路將串起眾多文物古跡(組圖)
- [ 03-20]福州南臺島古渡“裝點”環島路 全國少見
- [ 03-19]福州南臺島將動建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