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68歲依伯自學成航拍高手 自己組裝航拍機器
2014-03-24 08:58?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自己組裝航拍器 想拍遍閩侯鄉鎮 航拍的機器并不便宜,這無疑是一個燒錢的愛好。 “這臺飛行器就是我自己組裝的,如果要買整機得花五六萬元,我自己組裝只花了兩萬多元。”謝天中撫摸著自己的愛機驕傲地介紹說。 原來,受物理老師的影響,謝天中自高中起就愛好無線電。上世紀60年代,他就組裝修理收音機,70年代組裝修理電視機。1972年,謝天中組裝出了閩侯縣第一臺電子管黑白電視機。謝天中回憶說:“當時一臺黑白電視機480元,幾乎是一年的工資。我就去各處買零件,自己組裝了一臺,才花了100元。當時,幾百號村民每天晚上都圍在一起看電視,看《望鄉》還有《賣花姑娘》。” 謝天中還是個航模愛好者,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學生參加福州市科技小制作和航模比賽,成績都名列前茅。 有了航拍的念頭,謝天中馬上就付諸實踐。他重拾書本,研究起航拍技術,并買回零件,組裝起不同類型的航拍飛行器,固定翼機、柔翼機、直升機都試過。“后來先后買了數百元的‘玉兔’四軸飛控,數千元的‘XA’四軸飛控慢慢組裝、調試、摸索、改良。現在可以說是熟練了,就玩起了專業的飛控了。”謝天中笑著說。 “有人覺得航拍很簡單,認為一個飛機掛個攝像機在天上飛就可以了。”謝天中告訴記者,其實飛行器在天上飛極難控制,掛在樹梢、掉到水中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炸機”。而掛在飛行器上面的攝影器材更如飄浮在水面上的小樹葉,一點點震動都會影響航拍畫面的清晰度和鏡頭感,所以調試飛機參數和控制飛機以及操控攝錄器材非常關鍵,這是一個精細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琢磨和總結。 談到今后的計劃,謝天中表示,他要走遍閩侯各個鄉鎮,用航拍記錄家鄉的變化,如果有可能,他還想舉辦攝影展,辦個培訓班。他說:“歷史總需要有人去記錄,這是一種時光文化,之前我就一直在做了。現在有了航拍技術,更是如虎添翼。” (福州晚報記者 桂丹 通訊員 陳建鋆 文/攝) |
相關閱讀:
- [ 10-17]福州閩侯洪甘路 六旬依伯過馬路被集裝箱貨車撞死
- [ 09-06]閩侯青口依伯凌晨騎三輪 先被撞倒后遭碾壓身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