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臺島古渡“裝點”環島路 全國少見
2014-03-20 11:36? 陳燕燕 闕文龍 孔瑜?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網友建議在環島路邊種一批“植物雕塑”(網友提供的網絡圖) 讀者建議環島路沿線可種“植物雕塑” 網友“蘭依豆巴”建議:在南臺島的環島綠化帶上,種植、修剪一批“植物雕塑”,這既美化沿途景觀,又體現南國特色,還可提升文化品位。如果能創作一批形象生動的“植物雕塑”,使之成為環島路在全國的形象標志,這條環島路旅游價值勢必大大提升。 讀者蔡文華說:在三縣洲大橋至金山大橋段的南江濱濕地,有人將濕地開墾成菜地,而如今已愈演愈烈。這種既破壞自然濕地,又污染江水(菜地施肥造成)的不良行為,應以修建環島路為契機進行整治,早日恢復江邊濕地的自然景觀。 對于讀者網友的建言,昨日,福州市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在城區的三角井和南江濱公園內修剪了部分“植物雕塑”,今后在環島路沿線,將與建設單位協商,增加具有文化品位的“植物雕塑”。“對于在金山大橋附近一些人鏟掉濕地種菜的行為,將聯合水利部門、街道市容部門聯手鏟除。”該相關人士表示。 記者探訪淮安頭古渡,曾商賈云集 淮安頭古渡,位于南臺島最北端的宋代古村淮安,這里曾是福州西驛道、淮安通永泰古道、永泰至福州古道、多條省際和縣間古道的途經之地,俗稱“閩江北港”。 昨日傍晚,記者踩著厚重的條石,走到烏龍江畔的古渡碼頭,石板歷經江水沖刷,已變得十分平滑。余暉中,在建的環島路樹木蔥蘢,對岸的閩侯高樓林立,下游的洪塘大橋、金山寺如詩如畫,漁民駕著小船勞作,偶爾幾只水鳥掠過江面…… 當地村民老林說,在洪山橋未建時,淮安已砌了一座大橋,橫跨閩江,上游來的人大多由此轉道福州等地,至今,江邊還留有“大橋頭”的地名,南來北往的茶葉、中藥材、食鹽都在這里的碼頭下船,由于人口多、官員多、商賈多的“三多”現象,這里的渡船相當繁忙,每天有上千船只停泊,稱得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淮安因水而興,也因水而亡,村民飽受水患,幾經遷徙,大多搬到了福州上下店路的淮安新村。 |
相關閱讀:
- [ 03-19]福州南臺島將動建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
- [ 02-19]福州環南臺島濱江休閑路開建
- [ 01-10]福州南臺島將建濱江景觀大道 擬設3種慢行道
- [ 12-10]福州環南臺島休閑路1月開工 或2015年建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