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畬村通了水泥路出門便利 民生建設馬不停蹄
2014-03-08 08:38?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寬敞的水泥路讓村民騎車騎得放心 福州新聞網訊 騎摩托車行駛在寬敞的村水泥路上,72歲的畬族村民雷廣明笑逐顏開:“現在騎車出門,舒坦多了!” 雷廣明是燭臺籠村人,該村是永泰富泉鄉瑞應村一個偏遠的山區自然村,住著150余名畬族村民。多年來,唯一出山的路,長期坑坑洼洼,十分難行。 老雷指著路旁一座水庫介紹,1987年,縣里在這兒建水庫蓄水發電,于是為村里修建了1條3米寬、1公里長的黃土路,連接到182縣道。 土路難行。靠摩托車出行的村民們騎行在路上,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08年下半年,隨著向莆鐵路施工建設到這兒,路旁的山坡成了一個隧道洞渣的出渣口。為了確保運輸車輛正常行駛,施工方在路上鋪上沙石,但由于大型車輛過往頻繁,道路不堪重負,被輾軋得坑坑洼洼。 雷廣明對此深有感觸:路上碎石太多,你得緊抓住車頭,不然就容易打滑摔倒;下雨后,路上一個個窟窿,就像一個個陷阱,騎車的人提心吊膽。 路難行,土特產和農產品銷路就大受影響,村民仍擺脫不了貧困落后的面貌。尤其幾乎家家戶戶種植的李果、青梅,在運輸上是一個大難題。 “不能再讓村民出行難了!”去年底,瑞應村“兩委”決定,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條全村5個自然村中唯一破損的道路修起來。 瑞應村黨支部書記雷廣知介紹,村里采取縣里撥一點、村里出一點、棄渣廠贊助一點的辦法,共籌資45萬元,歷時一個月,趕在春節前將村路修了起來。 與此同時,去年底,村里還集資150萬元,修建了文體中心;投入30萬元,讓自來水通到家家戶戶。 今年,村里的民生建設仍然馬不停蹄:在主村道兩旁安裝路燈、對下洋溪實施疏浚工程,將上百畝桂花種植基地繼續擴大……畬鄉正在變富、變美。 (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 文/攝 通訊員 董揚潔) |
相關閱讀:
- [ 03-01]永泰3年投1.2億保護開發嵩口古鎮 建旅游服務區
- [ 02-28]永泰嵩口鎮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今年啟動保護
- [ 02-23]永泰梧桐鎮22名農民救火表現突出 受到縣里表彰
- [ 02-14]永泰連山村村民抱團闖山西 致富后抱團回報桑梓
- [ 02-13]永泰文化藝術燈展持續至19日 還可參加燈謎競猜
- [ 02-12]游客賞永泰雪景絡繹不絕 積雪達五六厘米厚(圖)
- [ 02-12]永泰8家單位公款買節禮 紀委:如查實將嚴肅處理
- [ 02-12]永泰8家單位公款買節禮 紀委:如查實將嚴肅處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