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煙口藏綠化帶油煙直排馬路 福州多家餐館躲避環保檢查
2014-03-04 08:01? 陳文浩 肖春道?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多家餐館用此歪招躲避環保檢查;環保、園林部門表態,將到現場查處 排煙口旁,PM2.5濃度極值達到39600微克/立方米 ▲這家名叫“花田厝”的餐館門口,行道樹下藏著排煙口(畫圈處) 東南網3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文浩 肖春道 實習生 夏雨晴 文/圖) 關注理由 近年,“治理霧霾”成為熱點,但人們在談論“治霾”時,常常低估了餐飲油煙的危害。事實上,餐飲油煙也是破壞城市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有報道指出,油煙對PM2.5的貢獻率超過10%。 福州的餐飲油煙治理情況如何?昨日,市民馮女士向本報968111熱線反映,福州市晉安區琴亭路上多家餐館,把排煙口藏在綠化帶里,借行道樹的掩護,向路面排放油煙,不僅熏路人,還影響行道樹的生長。 昨日,記者攜帶儀器前往現場監測,發現排煙口附近,PM2.5濃度超出標準值500多倍。記者了解到,油煙不可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網排放。有專家建議,治理餐飲油煙,要統籌各部門,形成合力。 綠化帶里隱藏著一個排煙口(畫圈處) 現場排煙口附近PM2.5飆升 昨日中午,記者到琴亭路上調查。正值午飯時間,200多米長的馬路兩旁,多家餐館的廚房都在忙碌,馬路上彌漫著一股油煙味。 在益力公寓附近一家名叫“花田厝”的餐館門口,行道樹中間忽然飄出一股白煙,伴隨著濃濃的油煙味。記者走近一看,發現一個排煙口藏在樹叢間,旁邊堆放著一些磚頭、石塊,外人難以發覺。 記者以顧客身份進入該餐館的廚房,從現場看,油煙管道從廚房伸入地下,然后從行道樹附近伸出。 由于長期受到煙熏,行道樹的枝葉上沾滿了油脂。當油煙再次騰起時,記者將儀器放在排煙口旁測量,儀器的數值一路飆升,極值達到了39600微克/立方米,超出標準值(75微克/立方米)500多倍。 “他們的油煙有時會飄到我們店里。”對于將排煙口設在行道樹下,附近店家也有意見。附近居民說,經過此處,常被熱浪炙烤,周圍的綠化也受到影響。 對此,花田厝餐館的老板娘解釋,他們已經意識到排煙口的問題,目前正在進行整改,屆時油煙會排往大樓兩側的煙道。 一家餐館門前,排煙口(畫圈處)設在綠化帶旁,油煙直排 調查不少餐館漠視油煙凈化 將排煙口設立在綠化帶或馬路邊,并不止“花田厝”一家。在琴亭路上,記者在一側綠化帶上,找到另外3個排煙口,旁邊是幾家面館。店家說,主要是煮面,很少炒菜,所以主要是排放熱氣,污染不大。多位店家認為,多年都這么排煙,沒什么問題。 排煙口應該如何設置才規范?記者查閱《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了解到,福州建成區內的飲食服務業和單位食堂,應當使用燃氣、電等清潔能源,并安裝油煙、廢氣凈化裝置。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網排放油煙或者爐煙。 記者從福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2006年,相關部門提高了油煙排放項目的審核標準,要求開發商在建設時預留煙道。店主必須按照有關標準,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方可申請到排污許可證,經過凈化處理的廢氣才可排放。 但不少小型餐飲店,或者已經營業多年的餐飲店,大都漠視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排煙口也不夠規范。有業主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油煙要往高空排,但有些建筑沒有預留煙道,如果要加裝,成本很高,而且住戶也不一定同意。 晉安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即使要往地下排放油煙,也需要在化糞池內經過兩道隔油處理,并且排放的餐館都需要安裝油煙凈化器。如果在地面上產生較大的油煙味,有可能是沒及時清理油煙凈化器造成的。工作人員表示,會到現場查處。 福州市園林局執法人員也表示,排煙口不能設置在綠化帶上,他們也將到現場查看。 ▲記者在一棵行道樹下發現暗藏的排煙口(畫圈處) 建議多部門合作齊抓共管 據了解,目前福州市領到排污許可證的餐館僅186家,90%以上的中小餐飲店油煙污染問題突出。但是,環評不是獲得營業執照的必要條件,不少中小餐飲店由于不符合規劃功能等要求,無法取得環保部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卻依舊可以取得工商、衛生部門的證照并開始營業,環保部門也無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福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士坦言,對這些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店鋪,環保部門很難實施有效監管,只能采取“有投訴再查處”的方式。接到投訴后,環保部門也只能依法責令污染者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 有福州市政協委員建議,對于治理餐飲油煙,要統籌各部門,形成合力:規劃部門在新區建設規劃中,應將餐飲業布局列入重要內容;工商、衛生部門在辦理餐飲業營業執照及衛生許可證時,應事先征求環保部門意見;對現有餐飲店中因污染投訴被環保部門函告取締的,職能部門應按相關規定注銷相關證照;市容、公安部門應加大對餐飲店餐廚垃圾、廢油、店外店以及噪聲等的管理力度。 感謝市民馮女士撥打968111熱線提供線索,線索費200元 相關新聞: 餐館也要環評 政府要制定強制性措施 昨日,本報特派記者采訪了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讓他們為“餐飲油煙治理”支招。 全國政協委員侯建明建議,解決污染問題應由福州市政府牽頭,規劃、工商、衛生、環保、公安等部門都要形成聯動部門。比如,未進行環評的,或環評不過關的餐館,工商部門都應不予以辦理營業執照。 全國人大代表謝智波來自福州基層環衛部門,對環保問題也十分關注。他認為,餐飲業油煙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應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而政府也應制定強制性措施。 ? |
相關閱讀:
- [ 10-20]飯店排煙口設臺階上 銀行儲戶被嗆受不了
- [ 09-04]餐館排煙口直對小區車庫 居民進車庫熱氣騰騰(圖)
- [ 03-02]居民自掏腰包 封堵店家排煙口
- [ 10-13]長樂整治餐飲油煙污染 將油煙統一到一個排煙口
- [ 01-09]餐館排煙口設在樓道內 油煙粘樓梯居民屢摔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