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社區醫院將延長上班時間 增中午門診、夜診
2014-03-04 07:04? 李熙慧?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上海中心”范本:經營靈活才有可持續 在城區3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唯一的民辦公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03年改為民辦后,中心就把“夜診”作為便民服務的一大特色。 中心主任周偉民表示,多年來,他們的“夜診”越來越有聲有色,得益于民辦機構靈活的經營制度。在用人上,中心除了9名人員是原衛生院的在編人員,其余58名員工全部由中心根據基本醫療衛生業務招聘,不受核編人數的限制,招聘手續也比較簡便,不需要層層審批。 “上海中心”在分配制度上的優勢更加突出。“我們量化了工作指標,工作量大、效率高的人,會得到更多報酬。有的醫生月收入可達七八千元。我們還制定了考核制度,定期開展質檢,如果醫生負責科目的得分率達不到85%以上,報酬就得打折。”周偉民說,好的激勵機制才能留得住人才,而確保了醫護團隊的穩定,社區衛生服務才能可持續發展。 衛生部門:確保延時服務發揮實效 3日,市衛生局副局長繆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衛生局已經收集了各區衛生局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意見,將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編制數、工作人員績效工資的分配上,嘗試進行一些適當的突破和調整,確保“延時服務”發揮實效,讓百姓就診更加便捷。 繆偉透露,經過調整,社區每萬名居民全科醫生配備數有望從現在的2人提高到3人,編制數增加了,業務量大的中心可以擴招醫護人員;對空編率高的中心,在面向社會招聘的同時,考慮通過簡化臨時人員聘用手續,盡可能地把用人自主權交還給中心。 短評: 多一些“即知即改”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長門診服務時間,衛生部門順乎群眾意見的舉措,值得肯定。在我市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多一些這樣的“即知即改”。 對群眾有感情,是“即知即改”的基礎。去民之患,如除心腹之疾,務必去之以迅速。20多年前,福州市委、市政府就倡導“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如今這個優良傳統仍在榕城大地弘揚傳承。實踐證明,做任何工作,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特別是對于群眾的意見訴求,只要是合理的,就應在第一時間予以采納,能改的立即改,能及早解決的盡快解決,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群眾最講實際。任何的“即知慢改”“遲改”,甚至“不改”,群眾是不會買賬的。因此,一定要拿出勇氣正視“短板”,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希望改的地方做起,把一件一件的小事做好。此番衛生部門自覺“即知即改”,拉近了與群眾的心理距離。這正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期盼所在。 工作是否合格,部門說了不算,群眾說了才算。也許,衛生部門的這項舉措,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但至少已讓群眾看到了新變化。《禮記》有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從這個意義上說,“即知即改”就是一面鏡子,大家不妨都照一照。 (福州日報記者楊瑩/文葉義斌/攝) ? |
相關閱讀:
- [ 02-21]“社區醫院”應該“時刻準備著”
- [ 02-21]莫讓固步自封成社區醫院便民難的“主謀”
- [ 02-20]福州社區醫院實行八小時上班制 下班去吃閉門羹
- [ 01-30]"醫藥分開" 社區醫院試點"一對一"預約
- [ 02-17]家門口配建社區醫院遲遲不開 居民有道費解難題
- [ 01-27]洋大夫社區醫院奇遇記:發肥皂吸引居民來義診(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