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送粥有“粥道” 敬老是一份有“心”關懷
2014-02-27 15:20?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28日是拗九節,福州傳統的孝老敬老節日。很多人印象中都是給老人送粥。但是,我們說拗九節給老人送的不僅是粥,而是一份有“心”的關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福州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00萬人。老年人越來越多,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關懷老人成為一大社會問題。拗九節早已成為福州關注老人、孝敬老人的標志性節日。 拗九節到來之時,各單位、團體、社區都會組織人員慰問老人,送上有福州特色的拗九粥。拗九粥是用糯米、紅棗、葡萄干、桂圓干、蓮子、花生、荸薺、紅糖等煮成的。很多人都忘記這些元素和煮的方法了,最簡單的就是在街邊花幾元買一份。 送粥,只是表象,但它背后凝聚了數代人的感情,象征著家庭和諧、團結。這份看似不起眼的“粥”,能檢視晚輩對長輩的孝敬是不是真心的。比如《晚報調解室》曾調解過的一個有關贍養的案例“老伯遺囑:半套房產分女友”,講述的是一名70多歲的老人育有兩兒一女,與兩兒子同住卻不能如愿享受天倫之樂,最后自己找了個女朋友同居直至終老。他的這份人生的“粥”最終是變味了。 有晚輩十分孝敬老人,可老人不適應退休后的生活經常與兒子媳婦鬧別扭,尤以婆媳矛盾最甚。《晚報調解室》曾調解的“99歲依姆受傷引發家庭論戰”,講述了99歲的老人因贍養問題與大兒子媳婦發生了矛盾,進而引發了一群老人的家庭大戰。兒女們都有各自的孝心,老人也得有度量,給孩子們空間。 當然了,老人年齡大了畢竟已經成為弱勢群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需要年輕一輩去履行。其間,必須了解和認識老人心理變化的三個階段。 剛步入老年,老人心理變化第一階段是“自身價值”的失落。以前,他們是家里和工作中的頂梁柱、權威人物,退休后會產生較大的失落。因此,他們極力想抓住手上的房產或其他權利與人爭斗。 第二階段是過渡期。老人會發現自己不僅在單位退出了事業的舞臺,并且徹底在家庭的舞臺上“退居二線”甚至“讓出”舞臺,有大把的時間不知如何面對,子孫都忙著工作學習,這階段老人最突出的表現是“孤獨感”。這讓老人們對物質、精神的渴求欲望更加強烈,精神得不到滿足只能靠物質來替補或索取。 第三階段是衰老期。隨著身體機能的不斷衰退以及產生一些疾病,老人們意識到自己離生命的終點越來越近,內心就越悲涼,表現出煩躁、暴怒,有時顯得不可理喻。他們開始害怕生病和死亡,往往說起不愉快的事一把鼻涕一把淚。 由此看來,拗九節我們不僅是給老人送粥,還要悟出“粥之道”——更好地孝敬老人。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安排老年人繼續學習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參與老年社交活動,適當運動;其次,在對生活重心的把握上,勸說老人應該重視自己與老伴,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再次,離婚和喪偶對老年人的影響無疑是“心靈地震”,若遇此不幸,家人應多陪伴老人,幫老年人調整情緒,鼓勵老人多參加團體活動,重新建立心理支持系統;最后,在生命的尾聲階段,家人應該配合老人宣泄感情,度過生命最后的時光。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否,除生理、心理因素外,與環境也有直接關系,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的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我們說拗九節送的不僅是粥,里面還應含有一份有“心”的關懷,這樣的粥才甜。 (福州晚報記者 劉棟賓) |
相關閱讀:
- [ 02-26]28日三坊七巷將舉行拗九節活動 免費向市民贈粥
- [ 02-26]福州公益團隊"拗九節"前為老年盲人送祝福獻孝心
- [ 02-24]粥香飄滿街孝行暖榕城 榕將辦第十屆拗九節活動
- [ 02-23]福州拗九節敬老愛老活動多 小學生組織書法表演
- [ 02-22]福州“拗九節” 義工上門為百歲老人送拗九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