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雖便宜造假也很多 “彩銀”漂亮成色卻難足
2014-02-26 15:44?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由于銀飾品的價格普遍較低,現在原料白銀每克僅為4元左右,所以很多消費者對銀飾品的純度不是很關注,因此經常買到假冒偽劣的銀飾品。據省寶協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銀飾品市場魚龍混雜,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造假產品:一是包銀,用機械或其他方法將銀包裹在其他金屬制品的表面冒充銀飾品;二是鍍銀,這種飾品的主要材質一般是以銅等金屬為主的合金材料,只是在其表面鍍了一層銀以改變其光澤,使其外形近似于銀飾品;三是“夾心”銀,其表層雖然也是銀,但其內部為其他有害金屬,比如鎘元素等,長期佩戴會影響健康。 榕珠寶首飾業內專家表示,銀的原材料雖然便宜,但還是會有一些廠家為了謀取利益,在銀首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有些銀首飾中銀的含量非常低,而鎘對人體是有害的,按規定是不允許摻在首飾中的。 此外,目前流行的各種“彩銀”手鐲、項鏈、吊墜等,外觀雖然漂亮,成色卻往往難以達標。首飾專家指出,由于銀價便宜,造假成本低,“彩銀”也成了銀制品中成色不足的“典范”。“彩銀”飾品堪稱精美,但其色彩多來自其他材料,其成色不足就在所難免了。 據了解,和黃金飾品不一樣,銀飾品的價值大部分不是體現在材質上,所以即便有些銀飾品的價格很便宜,也不能說就是假銀。相對于黃金等貴金屬而言,銀是一種很便宜的貴金屬,因此銀飾品的價格差異基本體現在品質和做工上。 珠寶專家提醒,現在銀飾造假多存在于一些不正規的小店面,為防止受騙,建議消費者最好還是到正規店面購買。現在銀飾造假技術越來越高,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假。至于如何識別銀飾品中的有害物質是否超標,消費者應到專業的檢測機構用專業儀器檢測。 (福州晚報記者 李永華) |
相關閱讀:
- [ 11-03]廣州近半兒童銀飾鉛銻超標 長期佩戴或致不良后果
- [ 07-27]苗族銀飾傳承人麻茂庭的“鍛制”人生
- [ 03-22]莆田西天尾一車間主任 自盜廠里銀飾被逮捕
- [ 11-20]苗族銀飾、刺繡地方標準出爐
- [ 11-01]感受中國·凱里的銀飾和刺繡的美
- [ 10-10]國慶期間市場金銀飾品摻假突出 送檢銀飾85%不合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