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北江濱建3座過街天橋續(xù) 市民:江濱西大道也該建
2014-02-22 09:16?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藍曉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福州新聞網(wǎng)訊 20日本報刊發(fā)《北江濱開建3座過街天橋》的消息后,市民對此大為關注,同時也有市民希望城建部門能考慮在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段新建兩座過街天橋或是地下通道,方便群眾安全過街游園,消除現(xiàn)有過街通道安全隱患。 市民反映: 從閩水園段過街 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今天看到《福州晚報》報道北江濱開建3座過街天橋,方便市民無障礙通行,我很高興,這是一件大實事,希望相關部門也能在江濱西大道閩水園周邊新建過街天橋或是地下通道,因為這里人流量特別大,現(xiàn)有的斑馬線通道也設置不是很合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家住三保街新村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民從江濱西大道閩水園段過街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王先生說,閩水園正門口雖設有一處斑馬線過街通道,但是該處斑馬線對卻無法真正保障市民的生命。其一是該斑馬線沒有設置紅綠燈,人車經常搶道;其二是該斑馬線對接的是綠化帶,讓行人無路可走,必須強行從綠化帶上踩出一條路;其三該斑馬線是先經過江濱西大道主路,再經一綠化帶,接到江濱西大道輔路,需連穿兩條道路,視覺上有障礙。 除了王先生反映的情況外,昨日還有不少市民也致電本報新聞熱線968800反映,從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段過街不方便也不安全,希望城建部門能考慮在該段新建兩座過街天橋或是地下通道,為群眾新開辟安全的生命通道。 現(xiàn)場調查: 兩處斑馬線通道 存在視覺障礙 21日上午,記者來到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段調查。 記者從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下開始往尤溪洲大橋方向步行,發(fā)現(xiàn)該段長不到2公里的道路,其實已設置了7處過街通道。其中,三縣洲大橋下與尤溪洲大橋下各設有兩處斑馬線通道,閩水園門口、福州歷史文化長廊旁各設1處斑馬線通道,碧水芳洲旁則設有一處涵洞下穿通道。 記者注意到,三縣洲大橋下與尤溪洲大橋下的4處斑馬線通道均有紅綠燈燈控設施,市民過街比較有序。碧水芳洲旁的下穿通道因沒有機動車的干擾,群眾通行也有安全保障,但是閩水園門口、福州歷史文化長廊旁的兩處斑馬線通行情況不容樂觀。 21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閩水園門口的斑馬線處看到,該斑馬線與綠化帶連接,且沒有紅綠燈燈控設施,短短1分鐘內,就有六七名市民與車輛搶道通行。 “我們知道危險,但是也沒辦法。”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從該斑馬線過街的市民陳大姐,她無奈地說,該斑馬線離她家最近,是去閩江公園最近的過街通道,如果不走該通道,我就必須多走五六百米。 無獨有偶,在福州歷史文化長廊旁斑馬線上,記者也看到了與閩水園門口的斑馬線一樣的情況。 閩江公園一保安告訴記者,閩水園至福州歷史文化長廊這一路段經常發(fā)生車禍,因為這一路段路況比較好,來往車速都比較快,加上斑馬線沒有紅綠燈,又需穿越綠化帶,給路人與駕駛員容易造成視覺障礙。特別是夜間,過往車輛車速更快,市民過街提心吊膽。 市民建議:新建兩座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據(jù)了解,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段多數(shù)是住宅區(qū)。采訪中,不少市民建議將存有安全隱患的閩水園門口、福州歷史文化長廊旁的兩處斑馬線改建成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也有市民建議,如果短期內如沒辦法新建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能否將上述兩處斑馬線連接處的綠化帶拆除,增設紅綠燈燈控,致少也要排除人行通行的安全隱患,畢竟人與車搶道非常危險。 部門表態(tài):近期先派技術人員到現(xiàn)場查看 據(jù)悉,近兩年福州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已多次建議在江濱西大道閩江公園段建設地下過街通道或人行天橋,城建部門曾表示待北江濱廊道工程確定實施后,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緊推進人行過街通道建設,爭取早日動建。 江濱西大道三縣洲大橋—尤溪洲大橋段為何沒有在本次建設的范圍內?到底該路段新建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有何難度?帶著市民的疑問,昨日下午,本報記者專門走訪了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 對此,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將先派技術人員到現(xiàn)場查看,查找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于此事進展,本報記者也將繼續(xù)關注。 (福州晚報記者 張秀冰 文/攝) |
相關閱讀:
- [ 01-23]3座跨江大橋年內動建 省立醫(yī)院門口將建過街天橋
- [ 01-07]代表建議:萬達廣場等地增設過街天橋 解決過馬路難
- [ 10-12]福州元帥路口過街天橋方案敲定 將采用仿古頂棚
- [ 08-19]元帥路楊橋路口將建設福州首座帶頂棚的過街天橋
- [ 07-31]福州新園路繞城過街天橋主體基本完工 下月投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