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孩子玩iPad易傷頸椎 一旦老化、側彎不易恢復
2014-02-21 09:27? 李熙慧 包華?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損害了孩子們的視力和頸椎曉蕾/制圖 東南網2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實習生 柯競文/圖)“15歲少年瘋玩平板電腦,頸椎腰椎都錯位”,昨日不少家長聯系本報,對此感到震驚。【趴床上玩平板電腦游戲 15歲男生頸椎腰椎都錯位 】 近日,記者走訪了省內多家醫院的骨科、推拿科,調查了解到,不少小學生,頸椎的提前老化竟然和五十多歲的人差不多。頸椎病的低齡化讓很多家長感到震驚。而電子產品的普及、青少年兒童長時間低頭玩電子產品,則成為誘發頸椎病的罪魁禍首。 案例1.長時間玩平板13歲頸椎就老化 “頸椎增生、退化,骨骼關節面硬化、韌帶鈣化等”,光看診斷單上的病癥,還以為患者是中老年人,而41歲的劉先生拿的卻是女兒小萌(化名)的診斷報告,他女兒今年13歲,才上小學六年級。 當醫生告訴劉先生,診斷報告顯示孩子的頸椎已提前老化,而且不可逆轉時,劉先生簡直難以置信:“這怎么可能!” “孩子平時有哪些不舒服?”醫生詢問。 “經常喊頭悶悶漲漲、昏昏沉沉的,我們都當她學習累的。”劉先生說,他從未和頸椎病聯系起來。 “小萌成績不錯。”劉先生說,孩子經常在電腦前查資料,瀏覽網頁;有了平板電腦,有時是窩在被窩里,有時候靠在沙發上,有時候趴著。 “這個是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引起的。”醫生告訴劉先生,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坐姿、站姿,現在出現韌帶鈣化等問題是不可逆的,孩子目前出現不適癥狀,通過推拿可以緩解,但不能徹底解決。 案例2.視力明顯下降頸椎竟是病因 這幾天,王女士留意到12歲的兒子陽陽(化名)經常揉眼睛,眼睛經常紅紅的。帶到眼科就診后,醫生發現這一年來,陽陽的視力下降得很厲害。眼睛發紅,但是沒有發炎的癥狀,醫生建議可以帶孩子去查查頸椎。 經過檢查,這名小患者不光有頸椎病,脊柱也發生了側彎。“脊柱側彎,如果發現遲,超過14歲之后,非手術矯正的可能性就很低了。”省二人民醫院推拿科李長輝主任說,很多孩子過早出現近視眼,家長都不會想到可能和頸椎病有關。 李主任說,長時間看電腦電視,加上不良姿勢,容易導致頸椎病。有的頸椎病癥狀來得快,但經過治療,可以使癥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但一旦出現了退化、老化或脊柱側彎等癥狀的時候,想完全恢復就沒那么容易了。 案例3.用iPad、手機哄娃5歲得近視 “今年初去查視力,已經近視了。”家住福州鼓樓區33歲的溫女士又心疼又后悔。她說,兒子今年5歲,從3歲就開始玩平板電腦。最早給孩子看iPad,是為了哄他吃飯,用iPad打開一個游戲,孩子馬上不哭了。“有時候晚上在家加班,孩子在邊上鬧,給他玩手機就很安靜。”30歲的陳女士說,每次孩子哭鬧的時候,給手機玩最管用,誰知道造成了這樣的后果。 昨日,記者也對一些市民進行隨機采訪,記者了解到,不少市民都誤認為頸椎病是成人病,小孩還在長身體,得頸椎病的概率低,“沒想到傷到頸椎會這么嚴重”。 專家玩電子產品成癮易厭學和社交障礙 福州兒童醫院心理門診薛漳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和玩游戲,也會產生依賴。美國兒科協會規定幼兒2歲前不能看電視,更何況是玩手機。有些家長把電子產品當作保姆,孩子一兩歲就讓他們玩。 “這些孩子不光視力、動手能力下降,自控能力也會很弱。”薛漳醫生說,門診有不少孩子缺少和他人的交流互動,語言能力落后。上學的時候也會出現厭學和社交障礙,快速閃動的游戲畫面和一些帶有暴力情節的游戲還會造成注意力分散以及情緒暴躁等。 防治頸椎病從娃娃抓起 “孩子們要遠離電腦和電視,即使在接觸的時候,也要注意正確姿勢。”李長輝主任說,家長要從嬰兒期開始糾正睡姿。 李長輝說,長時間對著電腦或做作業時,最好在中間稍作休息,做一些簡單的頸椎運動,看一下遠方風景,這都能夠有效防止患上頸椎病與眼睛供血不足等疾病。 老師建議多看書報 多年從事教學工作的陳老師生在談到孩子濫用電子產品的現象時直搖頭,他說,要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多看書報,也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在網上的東西多膚淺,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 |
相關閱讀:
- [ 05-02]平板電腦"綁架"孩子童年? 四成孩子承認玩iPad影響學習
- [ 03-14]英國調查顯示禁玩iPad成家長管孩子“殺手锏”
- [ 04-12]小學一年級全班30人18人玩iPad 家長焦慮孩子落后
- [ 10-11][家長里短] 若學校要求給孩子買ipad用于上課,你能接受嗎?
- [ 10-10]學校要求孩子買ipad用于上課 你能接受嗎
- [ 05-14]復旦研究顯示:八成家長不反對孩子使用iPad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