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市民怕冷全天不離暖手寶 兩手被燙黑
2014-02-20 16:20?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快報訊(記者賴麗蓉)連日來,福州天氣寒冷,不少市民用上了暖手寶、熱水袋、電熱寶等取暖設備。但近日,福州林阿姨因使用暖手寶被低溫燙傷,雙手“變”黑了。專家提醒說,天氣寒冷,特別是老年人切忌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 林阿姨今年46歲,患有糖尿病。每到冬天,林阿姨都特別怕冷,因此,取暖措施都做得十分充分,除了穿上厚厚的衣服外,還用上各種保暖產品,如暖手寶。 今年春節期間,天氣雖然比較暖和,但怕冷的林阿姨晚上還都使用暖手寶。節后天氣明顯轉冷了,白天時林阿姨暖手寶基本不離手。連著幾天下來,林阿姨的雙手手掌莫名其妙都變黑了,但又不覺得疼。 到醫院就診后,醫生告訴林阿姨這是低溫燙傷了,可能是由于其本身患有糖尿病,導致感覺神經不敏感,在不知不覺中被燙傷。 省級機關醫院外二區護士魏丹說,天冷時,不少人習慣用熱水袋、電熱寶和暖寶寶取暖,但許多人也因使用不當造成低溫燙傷,此類患者在冬季燙傷人群中占了三分之一。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燒傷科主任、福建省燒傷研究所所長陳昭宏介紹,燙傷需要部位、時間、溫度三個條件,如果溫度不高,持續時間比較長,也可能被燙傷,即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他說,低溫燙傷也不容忽視,因為也可能引起三度燙傷。 魏丹表示,低溫燙傷在老年人中高發,尤其是長時間臥床、生活無法自理或糖尿病患者。因為老年人抗寒能力較弱,肢體末梢功能減退,對熱和痛感覺遲鈍,加上警惕性不高,因此容易燙傷。 冬天人的感覺較差,而低溫燙傷與高溫引起的燙傷不同,創傷的疼痛感不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發白現象,面積也不大,看上去燙傷不太嚴重,但是如果處理不及時,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嚴重時會發生傷口潰爛,從而導致長時間無法愈合。 魏丹說,如果發生低溫燙傷,可以先用涼毛巾或涼水沖一下燙傷處,以達到降溫目的,然后及時就醫。 為了避免低溫燙傷,老年人切忌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1.使用熱水袋時,熱水袋水溫不宜超過50℃,裝水時不要太滿,裝70%左右即可;外面包一層布,或放于兩層毯子中間,使熱水袋不直接接觸皮膚;使用時間不要太長,最好睡覺前放在被子里,睡覺時取出來。 2.使用電熱毯要注意產品質量,睡覺前打開,睡時關閉。 3.在使用各種新潮取暖設備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4.使用金屬和電子取暖器時有封套的要使用封套,且不要緊貼皮膚。 |
相關閱讀:
- [ 01-15]地攤暖手寶多為三無產品 謹防電暖寶成"電暖爆"
- [ 03-22]網購電暖手寶無一合格
- [ 12-22]暖手寶充電時突然爆炸 導致六旬阿婆二級燒傷
- [ 11-08]女子懷揣暖手寶假冒孕婦坐公交 讓座乘客稱很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