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北岳廟出土罕見"錢紋磚" 鑒定結果關乎該廟去留
2014-01-23 08:16? 熊建鵬?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位依伯在展示北岳廟前殿遺址出土的錢紋磚 近日,在福州鼓樓區天泉路北岳廟前殿遺址,有人發現幾塊帶著錢紋的古磚,磚的側部,印有非常清晰的銅錢印,圖案簡樸,被深深地嵌在磚石表面。 專家表示,這種“錢紋磚”多在漢、六朝及隋唐五代時期使用,且多在達官貴人之家,廟宇用這種磚作為建筑材料的很少見。它的出土正好暗合閩王王審知建廟紀念部將劉行全的史實,具有極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北岳廟在城市道路規劃用地征地范圍內,出土的“錢紋磚”的鑒定結果直接關乎北岳廟的去留。 “錢紋磚”用于建筑廟宇十分罕見 1月18日下午,北岳廟管委會主任王世清在去年底剛剛被拆掉的北岳廟前殿遺址發現兩塊帶著錢紋的磚塊。磚的側部,印有非常清晰的銅錢印,圖案簡樸,被深深地嵌在磚石表面。王世清感到非常稀奇,第二天他請古建筑專家、福州市王審知研究會執行會長王忠義來到現場查看。出土的兩塊“錢紋磚”,都有殘缺,且均為長方形,較完整的一塊長31厘米、寬20厘米、高5.5厘米,另一塊長25厘米、寬19.3厘米、高6.5厘米。 王忠義表示,自己搞了三十幾年的古建筑研究,像這種磚在廟宇里發現還是頭一次。王忠義介紹,這種“錢紋磚”,多在漢魏六朝及隋唐五代時期使用,其質地堅硬,非常耐磨,有點類似陶瓷的品質,一般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和墻墩部分。 “如果再往下挖掘,我相信還會挖掘出更多的‘錢紋磚’。”王忠義說,這種磚一般是王侯將相等有錢有勢的人家使用的,一般老百姓家是用不起的。尤其是用于建筑廟宇更是少見。 據《三山志》等史料記載,公元919年,王審知為和他一起打天下,最后犧牲的得力干將劉行全立了一座北廟以作紀念。王忠義說,按照史書上“遺愛門外,去州十里”,以及歷代福州古地圖,發現此廟的位置和天泉路上的北岳廟非常接近。 王忠義和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盧美松、福州市文史研究者齊上志等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又對照《三山志》、《閩都記》等史書記載后得出結論:北岳廟就是王審知所立的北廟。 “王審知為部將立廟,并且用這么貴重的磚,足見劉行全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王忠義說。 鑒定結果關乎北岳廟的去留 據了解,“錢紋通常用于瓷器的裝飾紋樣。圖案呈現為圓圈中有內向弧形方格,似圓形方孔錢,故名。在磚石上的使用比較少。” 王世清發現“錢紋磚”之后,立刻向文物主管部門做了匯報,1月19日,福州市鼓樓區文體局派專家赴現場查看。昨日,記者致電鼓樓區文體局,工作人員表示,關于“錢紋磚”的鑒定結果還沒有出來,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昨日上午,記者咨詢福州市城鄉規劃局用地規劃處關于天泉路北岳廟的用地規劃情況,工作人員查詢后告訴記者,按照目前規劃,北岳廟在征地范圍之內,將作為城市道路規劃用地的一部分。不過,規劃也是可以修改的,是否修改規劃,取決于出土文物(“錢紋磚”)的重要程度,而這主要依據便是文物主管部門的鑒定結果。 也就是說,目前出土的“錢紋磚”的鑒定結果直接關乎北岳廟的去留,其結果如何,本報將繼續關注。 本報記者熊建鵬/文陳騰健/圖 |
相關閱讀:
- [ 11-27]隱匿數百年 文史專家推斷福州北廟是北岳廟
- [ 11-27]文史專家推斷福州北廟是北岳廟
- [ 11-27]隱匿數百年 文史專家推斷福州北廟是北岳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