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光燈釀翻車事故 市民:對濫用遠光燈要零容忍
2014-01-07 10:48? 蘇燕梅?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閩A0171M濫用遠光燈,被交巡警攔下(資料圖) 東南網1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梅) 關注理由 福州西洋路和白馬路交叉口,一輛的士突然撞上護欄,翻了一個大跟頭,司機和乘客都被困在車內(詳見:疑遠光燈晃眼的士翻車乘客的哥被壓車底)。在現場采訪時,的士司機表示,對面車子開著遠光燈,晃了他的眼,導致事故發生,幸好沒有造成嚴重的傷亡。 遠光燈又釀事故,再次引起市民關注。昨日,記者從福州上海派出所了解到,這起事故已經移送給交巡警大隊處理。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據公安部統計,夜間交通事故中,與濫用遠光燈有關的,占了30%到40%。濫用遠光燈害人害己,市民深惡痛絕。采訪中,有市民提出,要加大對濫用遠光燈的打擊、處罰力度,對濫用遠光燈要零容忍。 警方表示:要常態化治理 濫用遠光燈極易引發事故。2013年12月19日,央視《新聞30分》推出“馬路殺手:濫用遠光燈”專題,引用了本報獨家披露的“遠光燈前行人蒸發”視頻,說明濫用遠光燈的危害,節目中還引用了公安部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發生在夜間的交通事故中,與濫用遠光燈有關的就占到30%到40%。 福州警方表示,對于遠光燈等顯性交通違法行為,警方將進行常態化的治理。據一位從事交警工作二十多年的一線民警介紹,他在夜間巡邏中,常發現不少車輛開著遠光燈,“除了不熟悉車輛性能、不懂得交規的外,有相當一部分司機是故意開遠光燈的,他們覺得遠光燈沒什么危害。” 民警說,對于這類司機,加大宣傳力度、讓他們了解遠光燈之惡是不夠的,要不斷加大處罰力度,持續嚴懲濫用遠光燈。 “要有車德,別亮了自己,害了別人” 昨日上午,遠光燈再次成了福州坊間熱議的話題。 福州的張先生說,遠光燈的危害大,可是在駕校學車時,教練根本沒有教,也沒有說遠光燈的危害,只是讓他自己看書。希望駕校在教學時,多跟學員說說遠光燈的危害,久而久之,學員腦袋里就會有概念。 陳先生則表示,開車要有車德,不要亮了自己,害了別人。對濫用遠關燈,要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要零容忍。李女士說,交警部門對濫用遠光燈要進行整治,除了罰錢扣分外,也要設立曝光臺,“海都報曾持續報道遠光燈惡行,并曝光濫用遠光燈的車輛牌照,這樣才能形成威懾力,讓司機改掉亂開遠光燈的陋習”。 □普及一下 1.車輛開著遠光燈迎面駛來,怎么辦?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馬上轉移自己的視線,將視線下移至前方的道路或其他車輛上,避免遭到正面來車燈光的直射,這樣就能防止眼球受到強光刺激而短暫喪失視力。接著,向對面車輛閃幾下大燈,給對方一個提示,讓對方變換近光燈。放慢車速,甚至可以把車停在路邊等待,讓對面車輛先行。 2.后方的車輛打開了遠光燈緊隨,怎么辦? 車輛駕駛室內的后視鏡都有防眩目功能,可以手動調試一下,有效減弱強光,也有些車可自動調試。間斷性踩剎車,提示后車變換車燈。開啟后霧燈或雙閃燈提示后方車輛變換車燈,如果后車仍不理會,最好讓后車先行。 □快刀短評 人命關天查處要堅持 說濫用遠光燈是城市的公害,一點兒也不為過。濫開遠光燈,照盲了對面的司機,引發車禍,此類事件時常發生。但因行為與責任往往不能直接對應,一些濫開遠光燈者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一些自私自利者便有了充足的理由繼續作惡:照亮自己的路,讓別人撞車去吧。 在連續一個多月的采訪中,記者發現,濫開遠光燈者,有的是故意的,有的則是因為“不懂”而導致的不自覺。但不論哪一種,都要當成“頑疾”來治。 上月中旬,福州警方聯合本報嚴查濫用遠光燈。在隨警查處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查處遠光燈,的確有難度。但是,這并不能成為“放棄整治”的理由。嚴查濫用遠光燈,需要執法者不斷地拍攝取證,需要長時間蹲守,需要耐心,需要堅持。面對難題,唯有升級執法方式、加大打擊力度、完善法律法規、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才能讓“拒絕濫用遠光燈”成為社會共識。 近期,莆田警方對遠光燈大力查處,3800多輛車被罰扣。與之相比,濫用遠光燈現象更為嚴重的福州,卻放緩了嚴查的腳步。只要還有人濫用遠光燈,路上你我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這關系到許許多多無辜的生命。 整治濫用遠光燈之禍害,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與毅力。人命關天,希望執法部門堅持查處。 |
相關閱讀:
- [ 01-06]疑遠光燈晃眼的士翻車 乘客的哥被壓車底
- [ 01-06]遠光燈在市區少用 廈門許多車主補上一堂“燈光課”
- [ 01-05]濫開遠光燈現象普遍 致行人"消失"易引發車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