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冷空氣帶來強勁的風來干洗,也沒有海上暖濕氣流沖過來降點雨水洗,福州昨天的空氣質量,再次保持重度污染的量級,讓小伙伴們再次深陷“霾伏”。 昨天中午2時,福州市環保局官方網站公布縣(市)區20個空氣質量監測點的數據,有6個顯示為重度污染,其中閩清縣一個站點的(AQI)數據為256,成為近期監測到空氣污染指數最高的一個站點。福州市區監測到的最高數值是206,依然出現在馬尾快安監測點,是重度污染量級,絕大部分站點顯示為中度污染。昨天下午開始,大部分點位PM2.5的濃度呈現下降趨勢。昨日20時,福州市6個國控監測點位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分別為:五四北路(120),紫陽(132),師大(144),楊橋西路(139),快安(156),鼓山(85),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6個點位中,除了鼓山的空氣質量狀況為良,五四北路、紫陽、師大、楊橋西路四個點位均為輕度污染,而快安仍是重度污染。 問這場抗霾持久戰還要維持多久?氣象部門的專業人士也說不準,只是說周四開始有股強冷空氣襲擊福州,屆時會吹散霧霾。今明兩天如果有弱冷空氣下來,風大一點,空氣會干凈一點,如果天空狀況繼續維持靜穩,福州的空氣會一直處在污染中。 福州漳州龍巖是我省灰霾高發區 昨天,省氣候中心出具了我省40年(1968年-2007年)67個氣象站的歷史資料,分析出灰霾日數的時空分布特征。1968年-1987年20年的時間,代表著改革開放前和開放初期,全省大部分地區的年灰霾日數是5-10天,個別城市15天左右。而后20年大部分地區的年灰霾天數為20-40天,是前20年的四倍。 從這些站點的分布圖上也可以看到,我省的灰霾高發區有3個:1,以福州福清為代表的閩中沿海高發區;2,以漳州長泰同安為代表的閩南沿海高發區;3,以龍巖為代表的閩西高發區。這三個地區也是我省經濟的龍頭地區。 城市灰霾的主因是本地污染物排放 從氣象部門拿到的灰霾天數的時間和空間分布數據上均可以看到,城市灰霾天數的增多,主要還是因為經濟活動產生的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如南平,三明和寧德三地,城市灰霾天數逐年變化的趨勢并不明顯。 這次冷空氣來,福廈泉三地再次“深度”淪陷,空氣污染指數遠超其他地區。氣象專家分析說,原來冷空氣下來會帶來一部分灰霾,所以我們說“北霾南下”。但是這次多地重度污染,主要是本地污染源,加上氣象條件不利于擴散造成。 但是也有一部分外來的“霾”,專業人士觀測了衛星云圖說,弱冷空氣和海上暖濕氣流勢均力敵,帶來的灰霾也長時間停留在我省上空。 一天中灰霾最嚴重的是凌晨和傍晚 從省氣候中心得到的數據,省內的灰霾天數最多發的季節,還是每年的1月份和12月份。這主要是因為我省處在冷熱氣流交匯的高壓脊內,空氣干燥,氣壓穩定,風力微弱,地面的灰塵,汽車尾氣難以稀釋和擴散,從而導致灰霾天氣的出現。 從近期福州市環保局公布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的變化來看,以前天17時到昨天17時,馬尾快安監測點的數據為例,從前天17時開始空氣污染指數一路上揚,到了夜里差不多21點左右達到頂峰。此后污染指數一直很高,到了第二天早晨10點左右太陽出來以后,污染指數逐漸回落。 專業人士分析說,白天太陽出來以后,空氣有熱對流,風相對大一點,也利于污染物的擴散。近期熱愛晨練的老人家要注意掌控好時間,鍛煉也要等太陽出來以后。 為何近期灰霾天都出現在周末? 查看2013年12月份整個月出現灰霾天氣的時間,第一次出現是12月8日,星期日;第二次灰霾天的開端出現在12月28日,是周六;今年第一個重度灰霾天出現在1月5日,同樣是周日。于是網絡上有傳言,每逢周末必“灰霾”。 氣候專業人士分析說,冬季有“三寒四暖”之說,一股冷空氣下來冷三天,然后氣溫開始緩慢回升,等過幾天又有一股冷空氣來襲,氣溫又降下來了。 “三寒”一般發生在工作日,而“四暖”比較容易輪到周末,而灰霾天的出現,多數在晴暖的天氣,所以灰霾天在周末發生的概率也比較大。專業人士說網友的總結背后有一定的氣象規律,也有偶然性。 本報記者 孔麗 |
相關閱讀:
- [ 01-05]廈門遭遇四連霾 后天有望沖出“霾”伏圈
- [ 12-31]冷空氣卷來北方灰霾 廈門或在“霾伏”中跨年
- [ 12-30]2014中國能否沖出十面"霾"伏?
- [ 12-30]2013各地頻遭十面“霾”伏 粗放發展方式難辭其咎
- [ 12-26]圣誕節四川“霾伏”加重 污染城市達13個
- [ 12-26]福廈泉均受“霾伏” 福建11月空氣質量莆田最優
- [ 12-25]12月來福廈泉遭"霾伏" 11月莆田空氣最優
- [ 01-06]福建:本周中后期天氣陰冷 8日起迎強冷空氣氣溫明顯下降
- [ 01-06]福州現霧霾能見度低 強冷空氣8日來臨或除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