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梳理發現大量可疑線索 據警方介紹,策劃此類的騙保事件,李某斌等團伙已經駕輕就熟。2005年,李某斌在兩個月內,駕車撞了同一根柱子五六十次,威逼保險公司的查勘定損員答應騙保。嘗到了甜頭,李某斌陸續找了一些幫手,團伙作案。 經警方調查,從2006年以來,以李某斌為首的保險詐騙犯罪團伙,先后駕駛號牌為閩AU**21、閩A6**11、閩AE**97等數輛小轎車,人為故意制造騙保事故279起,騙取8家保險公司保險理賠金120余萬元。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 該起案件引起了福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重視,經偵支隊加強與福州市保險行業協會合作,強化信息共享和分析研判,從福州地區近年來的數百萬條機動車出險有關數據中,梳理發現大量保險詐騙可疑線索。 民警發現,一輛豪車一月內撞了10次,經查詢,司機竟有10年駕齡。民警們順藤摸瓜,又搗毀了兩個保險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破獲假賠案件464起,涉案金額200萬余元。 警方揭秘車輛保險詐騙手法 愛用豪車常與維修廠勾結 通過對這三個車險詐騙團伙系列案件進行分析,福州警方發現,嫌疑人作案時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制造車輛相撞事故;第二階段是故意虛增車損結果。 制造車輛相撞事故時,詐騙團伙一般選擇使用奔馳、寶馬等高檔車。作案時通常有明確分工,分為“主謀”、“槍手”、“頂包”等角色?!爸髦\”角色:負責策劃保險詐騙事故,確定制造事故的時間、地點、車輛及參與人員;“槍手”角色:由駕駛技術良好、諳熟“碰撞”技巧的人擔任,負責駕駛車輛,人為制造事故后,離開現場;“頂包”角色:負責“拋頭露面”,充當事故的頂包司機,接受保險公司和公安機關的調查詢問,最終由掛名的車主(保險受益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而后從中收取好處費。 故意虛增車損結果環節,主要依靠機動車維修廠完成。犯罪團伙一般與維修廠相勾結,或者本身就在經營維修廠。犯罪分子對車輛保險理賠流程、手續較為熟悉,并且熟知車輛構造、維修及配件價格。詐騙主要有以下五種形式:其一,“以次充好”。在制造事故前,以次品部件,甚至假冒、偽劣的汽車零部件冒充正品部件替換原車部件進行碰撞,然后仍以正品價格計算維修費用,騙取中間差價; 其二,“以舊換新”。在制造事故前,將車輛上沒有損壞或新的部件拆卸下來,用破舊或已經損壞的同型號部件替換進行碰撞,待維修時,再將車輛原部件換上,而后虛報更換部件的維修費用; 其三,“覆蓋痕跡”。犯罪分子利用他人放在維修廠內的待修車進行人為再制造新事故,新事故的碰撞痕跡是對舊事故碰撞痕跡的覆蓋,在一次維修中詐騙兩次或以上保險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