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清代貢品,現在是橘農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眼看春節近了,橘農們盼“苦盡甘來” 邱小美和老公在包裝苦橘 本報訊(記者陳木易 柳濤文/圖)走進福州閩侯洋里鄉嶺兜村村民邱小美的老房子,總共11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視線能夠觸及到的范圍,都是苦橘。從樓梯口到門口,有的平整堆放,有的裝訂成箱。 “賣不出去的苦橘還不止這些。”邱小美望著眼前的景象,欲言又止,邊搖頭,邊露出一絲尷尬的苦笑。 苦橘曾是嶺兜村一些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往年這個時候,苦橘基本被買走了大半,但今年家家戶戶都沒賣出多少,有的甚至一個都還沒賣掉。根據邱小美和村民們的統計,目前,滯銷的苦橘有30多萬斤。 如果不趁著春節前這一黃金銷售時期將苦橘銷售出去,村民們將血本無歸。 邱小美家門口堆放著苦橘,她說家里已無地方可存放 迎來好收成卻沒盼到好銷路 “以往都是別人來收,可今年,原先固定收購的客戶需求量大不如前。”邱小美說,較之去年,今年的好天氣讓村里的苦橘樹迎來了一個很好的收成。在11月中旬左右,成批成堆的苦橘就被摘下來,其中大部分已經被保鮮裝箱。正當村民們期待一個好收益的時候,現實卻給他們一記當頭棒喝。 邱小美說,往年苦橘基本都是被閩侯白沙和甘蔗當地的企業或者單位收購,也倍受當地人青睞。但今年原先固定收購的客戶們對苦橘的需求量已大不如前。 “現在,賣出去的只是少部分。”這也讓嶺兜村的村民一時間慌了手腳了。為了盡快解決苦橘滯銷的困境,村民們開始托付各種關系,將苦橘放在福州市區的各大超市或者水果零售店鋪中寄售,但因為早前流通到福州的量較少,大多數沒吃過苦橘的市民沒法接受,始終乏人問津。 一名果農拿著一個新鮮苦橘 在邱小美的帶領下,記者陸續來到村民江必銳、何孝天、江陽枝等人的家中,他們的房子里,都堆放著5000斤-3萬多斤不等的苦橘。 根據邱小美和村民們的統計,目前,滯銷在村民手上的苦橘達30多萬斤。 由于堆放密集,一些苦橘已經開始爛了。毫無辦法的村民們除了“望橘興嘆”外,唯一能做的就是挑出爛掉的苦橘丟掉。 “還好托今年少雨的福,爛的沒去年快。”邱小美說,橘子一旦開始變質,一戶一天丟掉的數量將會在50斤左右。 江火蓮是全村的種植大戶,家中還有三萬多斤苦橘找不到銷路 30萬斤賣不出去將損失近80萬元 “像我這樣人脈好的,還能賣掉一部分,像我弟弟那樣,采摘都已經過了一個月了,一個苦橘都沒賣出去。雖然我也很想幫大家賣,但是,我的力量也很薄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邱小美說。 在村民眼里,邱小美算是個銷售行家,靠著這些年積攢的人脈關系,這段時間以來,她不停地來往福州市區,積攢的3萬多斤苦橘現在已推銷出去2萬多斤。但是,其他村民沒她這般走運,更多的人是像她弟弟那樣,手上攢著3萬多斤,一個苦橘都還沒賣出去。還有的一些村民,托著關系,零零碎碎地,勉強賣出去一些。 邱小美說,苦橘必須在霜凍來臨前,全部采摘完畢,在良好的保鮮情況下,能夠保證一到兩個月的保鮮度。根據以往的銷售經驗,苦橘一般都會在春節前這個黃金銷售期完成銷售。過了春節,基本就不會有太多的需求量。 邱小美粗略地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村民們種植苦橘的成本,加上采摘費、保鮮的人工費、包裝紙盒的成本等等,30萬斤苦橘賣不出去就意味著,村民們將會損失近80多萬元。 果農何孝天看著堆滿屋的苦橘,心情格外悵惘 “像我這樣,家里有三個老人,還有三個小孩子的家庭,剩下的要是沒辦法全部賣完,不僅血本無歸,家里人明年的吃飯都會成非常大的問題。”邱小美說,春節就快來了,她正苦惱著,今年要怎么才能給孩子們發壓歲錢。 絕大多數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驅車緩慢行駛在蜿蜒的嶺兜村村道里,隨處可見苦橘樹。但是不論是在門庭前,或者是垃圾堆里,卻有成堆的苦橘被隨意丟棄。此外,一些苦橘樹只剩下樹樁,有些苦橘樹似乎久未梳理,樹下雜草叢生,樹上還零星掛著爛掉的苦橘。 “我們嶺兜村的苦橘,在閩侯這邊,也算是相當出名的。”說起嶺兜村的苦橘,村主任江順仁感慨萬千。 江順仁說,嶺兜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出現種植苦橘。因為果實有點苦,剛開始在市場上銷售的時候,大部分市民都不是特別認同。但是,隨著閩侯當地人們飲食觀念的變化,原本不受待見的苦橘,因為其清甜可口、食后口感清新的特點,逐漸被廣大市民所接納。 “那時候起,開始有很多人喜歡吃這種味道的橘子,買的人也開始越來越多。”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苦橘的經濟價值也漸漸引起村民的關注。從2007年起,嶺兜村里,凡是留在家里務農的年輕勞動力,都開始大規模地種植苦橘,并且舉家傾力種植的村戶也不在少數。“當時,只要是村里有土地的地方,都去種苦橘。”江順仁說,風行一時的苦橘經濟,也成為村里絕大多數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苦橘顏色金黃,表皮非常粗糙。記者隨手拿起一個品嘗,發現吃起來汁多水足,清甜的味道中還夾帶一絲的苦味,口感極佳。根據村民們的介紹,苦橘曾是清代朝廷的貢品。醫書中還曾記載,它能降火平肝,對清火、降壓、排毒等有一定的功效。 江順仁說,今年苦橘滯銷,都這么久了還沒找到苦橘的下家,算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一些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部分人仍盼著能“苦盡甘來”,但也有一部分村民準備放棄這個老本行。 “我打算把這些樹砍掉,種點其他能賣錢的東西。”村民江陽枝說。 相關鏈接 苦橘營養豐富具有多種藥理作用 苦橘,學名甌柑,本是溫州特產,2006年初,閩侯縣開始在洋里、白沙、竹岐等山區鄉和半山區鄉地區,推廣種植。醫學專家曾鑒定,苦橘的苦味來自被醫學界證明為對人體有益的柚皮苷。苦橘的苦味對高血壓的預防與治療,有一定作用。《本草綱目》中,描述其為“利腸胃清熱毒、解丹古毒、止暴渴”,可見其清火、降壓、排毒的奇效。 此外,據專家鑒定,苦橘營養豐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活血化淤、保肝抗炎、抗腫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并且苦橘還含有豐富的抗衰老等人體需要的無機物和有機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