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莫讓公益項目變味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成棟認為,公益項目、慈善事業,政府有關部門當然是可以引導、鼓勵企業來做的。不過,福州所推行的電梯應急視頻系統項目,是以收取廣告費為贏利模式的,具有經營性質,并非是純粹的公益項目,“是變了味的公益”。既然該項目是企業的經營活動,那么相關行政機關應本著公正公開原則,讓各相關企業參與競爭。 同時,該系統安裝雖然不收小區居民的錢,但小區居民享受該項目帶來的救援好處,是以“接受視頻廣告”為代價的。這就需要充分尊重小區居民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堅持自愿原則裝與不裝,“不能你認為這個項目好,就發文要求統統裝上”。 福建元一律師事務所主任佘雷律師表示,該項目雖然由企業來投資,但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商機——“電梯內多媒體廣告經營權”。其實質,是相關職能部門給企業提供一個投資合作的機會。相關部門和單位發文指定一家企業來做,要求各物業公司和電梯年檢單位都配合它,有產生不正當競爭之嫌。因為此舉剝奪了其他企業競爭的機會,具有唯一性、排他性。 網絡調查 電梯報警屏捆綁廣告近七成網友不愿意 小區電梯報警屏捆綁廣告,你愿意裝嗎?12月11日,本報聯合騰訊大閩網就這個問題進行網上調查。截至當晚7點40分,共有819人參與了此次調查。其中,表示愿意安裝的有150人,占總人數的18.3%;表示不愿意的有556人,占67.89%;表示無所謂的有113人,占13.80%。 不少網友認為,這個電梯應急安全系統不是電梯的標配,灝景公司安裝、維護該系統,需要人力物力財力。在商言商,企業是需要收益以賺回成本并且要贏取利潤的,以商業廣告作為贏利模式也無可厚非。但是,推廣的方式最大的問題是撇開了業主,直接讓相關部門發文要求物業公司配合該系統進小區安裝,侵犯了業主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才是該系統一直受業主質疑的主要原因。起先聲稱是免費的公益項目,后面又植入滾動播放的廣告,讓不少業主難以接受,導致一些人認為公益項目是個幌子。 |
相關閱讀:
- [ 12-17]工人日報:網絡曝光不能只有“暴力”沒有底線
- [ 12-16]“人肉”邊界不清人人可能受害
- [ 12-16]“人肉”有風險“搜索”須謹慎
- [ 12-15]曝女孩讓座遭摔倒老太索賠 公交集團尋女孩欲鼓勵
- [ 12-14]盤點不一樣的2013:各種“裸奔”為哪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