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炮臺配套的臺基,如今上面成了菜園 東南網12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文 包華/圖) “馬尾魁岐炮臺兩年前還能看到一些夯土墻,現在完全看不到了,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幾乎已經消失了。”昨日,福州市民陳先生撥打本報968111熱線反映,他利用工作之余拍攝福州炮臺,最近發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馬尾魁岐炮臺幾乎消失了。 記者按照陳先生描述的地點,在馬尾魁岐村靠近一家藥廠的鐵軌附近,找到了一處不起眼的綠化土堆,緊挨著綠化帶的是幾棟民房和雞舍。陳先生說,原來的炮臺就在綠化帶下面,是一段弧形三合土墻體。房屋下面還有一個洞,是炮臺的出口。從洞口往里看,炮臺內部面積很大。之前去看的時候,里面都是污水,很臭。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原來這里是有座炮臺,還有保護石碑,之后渣土都堆在炮臺上,現在建成綠化帶,炮臺就被掩埋在土堆下了。房子下面確實還有個地道,不過現在進不去,這棟房子已經沒有人住,門都鎖起來了。 根據史料記載,閩江兩岸有40座炮臺,這些炮臺從福州倉山區的煙臺山上,一直沿著閩江的走向設置,長近百公里。“閩江口自明代以來,便均是防御的重點。”福州文史專家齊上志說,從防倭寇開始,閩江下游的村莊為了抵御外敵侵略,開始大規模興建軍事堡壘,炮臺就作為其中一部分。 他說,清代初期,政府大規模修建炮臺,長門炮臺、羅星山炮臺、北岸炮臺、南岸炮臺等都建于這個時代,分布于全國沿海各省的明清海防炮臺群,絕大部分是沿著海岸線平行設置的。在全國同類的各炮臺中,只有珠江口(虎門)炮臺群與閩江口炮臺群,是沿著入海口往上的河流兩岸密集設置的,實屬難得。 省文史館館長盧美松認為,現在的環境下,炮臺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但作為文物古跡應當及時保護起來,炮臺資源可以與其他船政文物串成一日游或兩日游,讓更多的人緬懷歷史。 |
相關閱讀:
- [ 05-05]福州、莆田11處新增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盤點
- [ 05-05]英國將拍賣18張英法聯軍入侵時京城舊照(圖)
- [ 04-26]女子偷衣服被抓 冒充孕婦欲逃脫處罰被民警識破
- [ 04-26]福州成立市容綜合執法支隊 嚴查亂倒渣土違法現象
- [ 04-26]母親買冰毒騙兒子是冰糖 4歲兒童言“抓”了她
- [ 04-11]海防小哨所 成就鏗鏘玫瑰們的“戍邊”夢
- [ 02-04]二踢腳禁放何來安全架? 一網店30天成交16筆
- [ 01-27]廈門建“牽手柜臺” 展銷殘障人士制作的手工藝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