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環境 上周末,福州遭遇了嚴重而短暫的霧霾天。昨日,霧霾已漸漸散去,卻給市民留下一長串問號:什么是霧,什么是霾?我們做好準備了嗎?霧霾,究竟是外來的,還是內生的?今天的聊吧,我們就談談剛剛過去的這一場霧霾。 東南網12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主持 陳文浩 本期嘉賓 本報記者 陳仲庶、林海峰、張偉、張超暉、蔡鎮金) “霾是霧在塵土里打了個滾” 陳仲庶: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在古代詩詞里,煙與霧是美麗的文學意象。白茫茫的霧,更多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在工業社會里,霧很容易轉化成霾,目前大家也談霾色變。 蔡鎮金:區分霧與霾的不同,主要看濕度、能見度和PM2.5濃度。一般來說,霧比較潮濕,比較飄逸,吸入鼻孔會比較濕潤。而霾含有較多的顆粒物,比較干燥,容易讓人喘不過氣來。 張超暉:在我看來,霾就是霧在塵土里打了個滾。許多市民疑惑,以前好像沒有“霧霾”一說,是這兩年才出現。其實以前也是有霧霾,但當時環保部門還沒有測PM2.5,大家都認為那是霧。霾較多受到人為排放污染物的影響。 林海峰:在霧霾面前,人人都是公平的,無論你是屌絲還是土豪。大氣污染是全球性和區域性的問題,應著重強調聯防聯控,不能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有損整個區域的事情。 假如福州也爆表了…… 張偉:我從網上看了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全國霾區預報圖,發現霧霾從京津冀一直延伸到東部沿海的江蘇和浙江一帶。福州雖然仍在白色的無霾區,但已經被周邊的深色地帶所包圍。這讓我印象很深,霧霾馬上要來了,福州要“淪陷”了。 陳文浩:7日,我驅車從福州出發到溫州,一路追霾,實測PM2.5。我發現,越往北,城市的PM2.5值有升高的趨勢,說明北霾南下,確實對城市空氣會產生影響。 陳仲庶:有一個段子,一個北京市民為了逃離霧霾,從北京飛到上海,沒想到霧霾卻一路追到了上海。這說明霧霾有擴散性。同樣,如果福州做得不好,也遭遇了霧霾,進而也會影響到泉州和廈門一帶。 張超暉:上海人民自嘲“街上遛狗不見狗”。如果有一天福州的PM2.5濃度也爆表了,福州人民會怎么樣? 蔡鎮金:我們對霧霾,顯然沒有做好準備。7日福州已是中度污染,大部分市民照舊出行,還以為是大霧,絕大多數并沒有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周末早上,我發現西湖公園里還有不少人在晨練。而不少依姆,晚上還在跳廣場舞。街上戴口罩的市民也不是太多。 |
相關閱讀:
- [ 12-10]上海霧霾天氣持續 市教委叫停學生戶外活動
- [ 12-10]福建:氣象環保部門決定深化合作應對霧霾
- [ 12-10]別讓社會撫養費被“霧霾”籠罩
- [ 12-10]北霾南下廈門“兩連霾” 本月已出現5個霾日
- [ 12-10]治污部際協調體現“同呼吸”行為準則
- [ 12-10]霧霾污染物來源成謎 官方尚未給出明確說法
- [ 12-10]南昌多日霧霾“圍城” 學校幼兒園暫停戶外活動
- [ 12-10]冷空氣攜風送雨 預計本周福州不再受霾困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