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明代的臨水宮和宋代的五帝廟,明年底竣工 修復中的五帝廟 東南網12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闕文龍 肖春道 文/圖)福州三環淮安大橋橋頭,有兩處古跡要修復。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有關部門獲悉,淮安古鎮的五帝廟(武廟)、臨水宮將修舊如舊,計劃明年年底前竣工。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造訪過的福州淮安古鎮,是閩都文化發祥地之一。除了這兩處古跡外,淮安古鎮內的淮安縣衙署、臨水宮、提統撫、將軍廟、古窯址、接官道等古跡也將陸續修復。 五帝廟破壞嚴重 昨日上午,記者從三環淮安大橋進入三環輔道,在淮安溫泉會議中心附近,找到了五帝廟,廟宇外墻已搭起了施工防護網。走進五帝廟(武廟),石頭拱門上方還刻著“武廟”兩個字,門口懸掛了一個寫有“五帝廟(武廟),建于明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記者看到,由于年久失修,五帝廟坍塌較多,破壞比較嚴重。從破舊的殘垣中,還可看出呈八角形的藻井,一些下垂的椽鐘上面有精美的人物雕刻,柱中間的雀替雕刻成龍和鯉魚。施工方相關人士說,五帝廟坐北朝南,四面圍墻,二進院落,由門廳、戲臺、天井、鐘鼓樓和大殿、后殿等組成,是淮安村中最負盛名的廟宇,將修舊如舊,計劃明年年底前完成修復。 臨水宮只剩大殿 在五帝廟東側,記者看到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建筑,破損嚴重。施工方陳先生說,這個就是始建于明代的臨水宮,內祀臨水娘娘陳靖姑,占地600多平方米,保留了明代福州民居建筑特色。根據相關史料,臨水宮大殿為木構,面闊三間,進深六間,整座大殿用20多根木柱支撐屋頂。這次將按原樣修復,計劃明年年底竣工。 淮安古鎮要修復多處古跡 昨日,記者了解到,作為曾經的“進士之鄉”與“理學之鄉”,淮安古鎮古色依舊,現存有淮安縣衙署、接官道、五帝廟、臨水宮、提統撫、將軍廟、古窯址、桃源境泉、摩崖題刻等古跡。此外,建于唐朝的淮安丞相墓,今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丞相墓又名朱敬則墓,唐末遷葬現址。 據悉,淮安古鎮在宋元明三代稱懷安縣,自宋起便為福州瓷都。我省現存最早的古窯址淮安古窯就坐落在淮安古鎮中,其燒造的瓷器的年代從南朝開始至唐代中晚期皆有。 |
相關閱讀:
- [ 10-10]廈門云上路安保工程竣工 工程造價613813元
- [ 10-10]福州臺江濱河路改造力爭12月竣工
- [ 09-17]后坂新城一區和二區2307套保障房 將于年底竣工
- [ 09-08]路不堵了 同安新西橋北側橋頭下穿通道竣工投用
- [ 08-23]廈門:工程竣工可分階段核實 適用于兩種建筑類型
- [ 08-13]福州機場進場路竣工投用 “省門第一路”很“生態”
- [ 07-08]永安市體育中心保障性住房項目竣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