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跳脫有限養殖資源 羅源小對蝦養成大產業
2013-12-04 07:24?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近日,羅源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們陸續結束一年的忙碌,滿載歸來。 羅源自2001年引進南美白對蝦以來,通過技術創新,逐漸摸索出一條成熟的養殖新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近幾年來,許多養殖戶跳脫有限的養殖資源,到縣外、省外、境外養殖。今年,縣內1.3萬畝蝦塘產值2.6億元,縣外11.5萬畝蝦塘產值11.3億元。 蝦農有奔頭 1日,在以南美白對蝦養殖為支柱產業的松山鎮上杭村,記者見到全副武裝、半個身子都浸泡在水渠里的村民游慶連。他一臉喜氣:“今天差不多又收了500公斤蝦?!痹缟?點,他就帶著6名工人給蝦塘開了小口,張網堵蝦,順著水流排出的是今年最后一批蝦。憑25畝蝦塘,收益30多萬的他,是今年村里的“大贏家”。 上杭村300余戶村民幾乎家家養蝦,村里2600多畝蝦塘就是他們希望的田野。村民吳建財告訴記者,今年氣候適宜,疾病預防也做得不錯,算是好年景。 鑒江鎮東灣村的李向榮卻收益一般,他的18畝水泥池鋼架溫棚蝦塘投資21萬,今年僅盈利4萬。他說:“這種溫棚養殖管理要求高,沒消毒好,蝦苗就容易發病。怎么養我還要好好琢磨琢磨?!?/p> 羅源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在文說,打破傳統的土塘養殖,搭造溫棚養殖優良苗種“子一代苗”是必然趨勢。 “‘子一代苗’比普通苗長得快多了。”在江蘇搭造溫棚養殖白對蝦的鑒江村民尤捷告訴記者,他今年的溫棚盈利達到1.2萬元/畝。 然而,“子一代苗”適合高密度養殖,蝦苗易發病死亡,還需搭造溫棚,每畝成本達1.2萬元以上。高利潤伴隨著高風險、高成本,大多養殖戶還在觀望。 王在文告訴記者,今年全縣對蝦養殖面積達1.3萬畝,七成蝦農每畝盈利3000元以上,一成保本,還有兩成虧損。 |
相關閱讀:
- [ 12-02]羅源可門港一輪船發生燃油泄漏事故
- [ 12-02]羅源54名農民工被拖欠工資70萬 勞動部門幫討回
- [ 11-29]羅源船頭村依伯拉電線防野豬 電死打鳥男子
- [ 11-27]羅源縣婦聯實施四項行動 貫徹婦女十一大精神
- [ 11-27]羅源縣總工會助力職工發展 舉辦用工招聘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