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3道加工工藝 “茶口粉干”飄香享譽海內外
2013-12-02 08:01?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11月29日,福州“網絡媒體縣區行”走進閩清,探尋“閩清三寶”之一茶口粉干。 茶口為梅溪源頭的一個村落,因村之井水清香可口,像溶進了香茶,故得名“茶口”。據林氏宗譜記載,茶口林氏在南宋嘉定年間由尤溪君竹溪遷居至此地,并帶來粉干生產技術,此后,林氏多以加工粉干謀生,沿襲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走進閩清縣塔莊鎮茶口村的一家手工粉干加工專業戶,記者就看到了一排排架子上鋪滿了待烘干的粉干,幾名工人在機器前忙碌著。茶口粉干選料嚴格,一般選用早稻型倒種晚稻優質大米,用當地優質的泉水,歷經洗米、淘米、磨漿等十三道祖傳加工工藝,加工出的粉干色澤潔白,口感潤滑清香。 據閩清縣茶口粉干協會會長林家定介紹,塔莊鎮現有“福州市茶口粉干有限公司”、“福州市綠嘉食品有限公司”和“閩清茶粉粉干有限公司”3家機械化粉干生產企業,250多家粉干加工專業戶,粉干年產量達2萬噸,創產值近2.4億元。 “茶口村共有710戶人家,平均每戶約有2至3人在制作粉干,現在約有一千多人從事手工粉干加工工作。”林家定說,茶口村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一年純利潤達16萬元,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國際市場,現擁有“茶口”、“石羊公”、“茶峰”、“茶正”、“梅溪”五個粉干注冊商標。 |
相關閱讀:
- [ 11-27]老福州美食——臺江沒牙伯花生湯+老牌兵俤粉干
- [ 11-29]閩清粉干改落后業態抱團發展 申請中國地理標志證明
- [ 08-31]福建特產:茶口粉干
- [ 05-14]閩清縣茶口粉干將有望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 [ 11-04]浦城臨江百年傳統土特產鐵爐粉干華麗"變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