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園林、市容等相關部門下周將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清理和防范措施 東南網11月3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連續三日,本報報道了福州三環路沿線,大面積綠化帶遭遇非法傾倒,成了渣土山。這一現象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記者昨日獲悉,下周福州市園林局、福州市市容局等相關部門將召開專題會議,商討下一步的清理和防范措施。對此,一些市民也提出建議,三環沿線綠化帶渣土的清理費用高昂,是不是可以通過就地改造或再利用,降低成本。 進展 被渣土侵蝕的綠化帶將安裝圍墻或圍擋 三環沿線將安排專人巡查 記者了解到,渣土侵綠現象近期密集發生,福州園林局、福州市容局已多次前往三環沿線被渣土侵占的綠地,現場查看情況。 “目前如何清理這些渣土,是擺在眼前的一大難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另外下一步如何防范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據介紹,下周福州市園林局、福州市市容局等相關部門將召開專題會議,商討下一步的清理和防范措施。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園林部門和市容部門已加強對三環沿線的巡查,并安排了專人進行看守。同時,將考慮在三環沿線,一些渣土侵綠頻發的綠化帶,安裝圍墻或者圍擋。對于被渣土掩埋的綠化帶,園林部門將盡快清理,恢復綠地植被,并加強監管。 聲音 渣土分類處理 或可降低成本 近日,記者對三環路的綠化帶進行走訪,了解到沿線的侵綠渣土若要全部清走,初步估算費用或將超過百萬元。如此高昂的花費,讓不少市民感到痛心,昨天一些市民針對清理渣土的工作,致電本報提出了建議。 福州市民張先生就認為,從圖片上看,三環路綠化帶上的這些渣土主要是二次建筑垃圾,以及少量的淤泥。除了全部清走之外的方案,是不是也考慮就地改造、利用一部分渣土,直接在上面種植綠化植物。 “我注意到,福州的一些垃圾山經過幾年的自然發展,就長出了茂密的綠化植物。”張先生說,“這些渣土山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就地改造,進行種植,這樣可以降低一部分清理成本。” 福州市民劉先生也表示,一些二次建筑垃圾其實是有再利用價值的,對這些渣土分類處理,也可以降低清理費用。對于市民的這些建議,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會實地考察求證,看看是否可行。 □快刀短評 根治“黑渣土車”取證有多難? 三環路上,上萬平方米如茵的綠草、茂盛的灌木,被渣土蓋得嚴嚴實實,死于非命,讓人惋惜、痛心。渣土亂倒,吞噬綠地、侵占河道、涂毒空地,此現象愈演愈烈,早已成城市一大公害。 對付公害,職能部門應出拳迅速且有力,克服畏難情緒。 談及渣土非法傾倒,市容、公安、園林等相關部門吐出的“苦水”大同小異——取證難。 不過,人們不禁要問一句,取證到底有多難? 有市民提出取證的妙招:只要在綠化帶附近安上探頭,亂倒渣土的違法行為就無處遁形。 按部門的估算,三環沿線侵綠的渣土,光清理費就超百萬元。不知,這筆費用能裝上多少探頭。 再不濟,多派幾路人馬,到那幾處被渣土填得面目全非的綠化帶去蹲點,不信捉不到一個現形。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綠化帶幾萬立方米的渣土也不是一夜堆起來的。其間龍馬車頻繁進出,難道來無影去無蹤? 再說,福州路面上探頭眾多,對于車輛的違章行駛行為,可說是鋪開一張天羅地網。那么,亂倒渣土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難道不會留下蛛絲馬跡?市容、交警等相關部門,是否很好地共享這些探頭影像資源? 針對“黑渣土車”,眼下可行的取證方式,都不匱乏。這印證了那句老話:非不可為也,乃不為也。 福州曾表示要在三環沿線建一條綠色走廊。然而,這條綠色走廊因渣土亂倒,出現好幾處“瘌痢頭”,大煞風景。這一切已到了不得不治、非治不可的時候,相關職能部門應該行動起來,少談些困難,多些真正的行動,完善相關設施,提高執法頻率,加大處罰力度。唯此,我們就不會為清理層出不窮的渣土而無休止地動用公帑,城市綠地也不會受到無休止的戕害。 |
相關閱讀:
- [ 11-28]渣土車與掛車相撞一人被困 104國道堵了一小時
- [ 11-27]福州東三環國貨互通橋再告急 偷卸渣土又堆成山
- [ 11-27]福州三環沿線大片綠化帶成渣土山 清理難度非常大
- [ 11-23]崔永元:“尾氣影響相當于放屁”是句氣話
- [ 11-21]福州三環路永豐段高架橋橋面防撞墻現2厘米錯位
- [ 11-20]閩侯青口鎮義溪路:橋剛翻新 卻被人用渣土堵住
- [ 11-20]廈門出臺渣土車整治新規 明年起渣土車將被實時監控
- [ 11-20]記者蹲守福州三環路永豐段 15分鐘抓拍三輛偷卸渣土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