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認為不天然,不應提倡;業內人士表示,人造石成本低,但易破損,存安全隱患 市民認為這種水泥做的石頭不天然 東南網11月2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 毛朝青 文/圖)昨日,本報刊登了一張金雞山公園登山道上使用人造石頭的圖片。針對這一情況,不少市民致電本報968111表達了不同看法,其中多數人認為人造石頭的景觀并不天然,不應提倡,但也有人表示理解此做法。 記者調查發現,在福州不少公園里,都有這樣的人造石頭景觀。 福州多公園 遍布人造石 昨天,記者來到金雞山公園,在公園主路旁的一段登山道上,找到了這片“人造石頭群”。在百米長的登山道兩側,分布的都是人造石頭,已基本完工了。記者走近敲打,發現這些人造石發出的都是空洞的回音,顯然是中空的。而且從外觀看,這些人造石頭和天然石頭也有明顯的區別。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段登山道之所以選擇人造石頭,主要是由于周邊找不到合適的石材,而且登山道陡峭,運輸大石頭的難度很大。 記者從園林部門了解到,人造石頭曾經在公園改造中較為普遍地應用,在福州金牛山公園、屏山公園、閩江公園也使用過,不過存在的時間都已經比較長了。 景觀不自然 用久易破損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人造石頭大都是用鋼筋和鐵絲搭建,外層再用水泥和砂石的混合物包裹。這些人造石成本比較低,也比較牢固,但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相對容易出現破損,游客容易踩空或者陷入,可能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 “之所以會使用人造石頭,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不易運輸。此外一些大型的景觀,用人造石頭打造起來更為方便。”該業內人士說,“人造石頭的做法在十年前還很流行,但現在已經使用得比較少,有的城市已經棄用。” 對于公園內使用人造石頭,一些市民認為這樣的景觀不天然,不應得到提倡和推廣。“公園偏重的本來就是自然景觀,使用人造石頭總覺得有些變了味,少了點天然的感覺。”福州市民林先生說道。 市民劉女士也表示:“我覺得公園改造時,還是應該想方設法多用天然的石頭。畢竟大家去公園,還是想要貼近自然。” |
相關閱讀:
- [ 11-29]北京北海地壇暗藏高端會所 園方稱曝光也沒用(圖)
- [ 11-29]集美黃地村建公園下月初或動工 將豐富村民生活
- [ 11-26]在海底隧道上建華僑公園 計劃2016年建成并免費開放
- [ 11-26]5名青年圖好玩搶劫 僅18分鐘被警方抓獲
- [ 11-25]福州有對“神雕俠侶” 市標《三山一水》出自他們之手
- [ 11-22]夫妻二人公園散步 遭天上掉下模型飛機砸傷頭
- [ 11-22]吉林男青年玩速降繩索斷裂 墜落地面傷重身亡
- [ 11-22]廣場舞問題,要有都退一步的謙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