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宣說阿姨就是用這個夾子夾他耳朵 東南網11月2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林丹 實習生 吳凌靜 文/圖) 關注理由 昨日上午,福州倉山金桔幼兒園內,3歲的娃娃班男生小宣(化名)左耳受傷出血。小宣說,自己向班上的賈阿姨多要一塊蛋糕,卻被后者用夾蛋糕的夾子夾傷了耳朵。 但幼兒園園長否認小宣的耳朵是賈阿姨夾傷的。不過,園長讓老師陪家長和小宣上醫院,并稱打算辭退賈阿姨。 家長說法 左耳是外傷非蟲咬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小宣家中。在小宣左耳上,赫然可見紅腫和傷口,傷口從耳朵正面環繞一圈到耳朵背面。小宣的爺爺拿出一把蛋糕夾子,說這就是傷害孩子耳朵的“兇器”。一看到蛋糕夾子,小宣突然趴在奶奶懷里大哭起來。 小宣媽媽周女士說,昨日上午10點半左右,她接到小宣班主任的電話,說小宣耳朵好像被蟲咬了,流了很多血。小宣的爺爺、奶奶馬上趕到幼兒園接小宣。 “走出教學樓,到光線明亮的地方,我才認真看他的傷口,耳朵前后都有傷痕,不像蟲子咬的。”小宣爺爺說,他馬上帶著小宣到附近診所,醫生在看過小宣耳朵后說,不是蟲咬,是外傷。 小宣的左耳又紅又腫,傷口從耳前環繞到耳后 孩子親手“指認”阿姨 隨后爺爺、奶奶抱著小宣回到幼兒園找老師詢問。他們發現小宣班上的賈阿姨正在清洗小宣的外套。爺爺說,阿姨平時都不會幫忙清洗衣物,他懷疑賈阿姨要毀滅“證據”。 就在此時,小宣親手“指認”娃娃班的賈阿姨,說是賈阿姨弄傷了自己。老師們堅持說是小宣自己弄傷了自己。爭論了一番后,小宣一家人帶著小宣離開了幼兒園。 周女士給記者看了她午飯時錄制的一段視頻。視頻中,孩子說是“(幫我)穿衣服的阿姨”弄傷了自己。因為他吃點心時,想多要一塊蛋糕,阿姨就拿夾子夾了他的耳朵。 小宣的爺爺、爸爸、媽媽立即趕到校園,尋找傷害小宣的蛋糕夾子。他們到一樓廚房詢問,廚房工作人員說,各個教室都自己保管著餐具。家屬隨后到娃娃班教室里,從消毒柜中找出分配蛋糕時候夾蛋糕的夾子,認定這就是傷害小宣的工具,并把蛋糕夾子帶回了家。 園方回應 老師、阿姨否認傷害孩子 昨日下午4時許,在幼兒園的會議室里,記者見到倉山金桔幼兒園陳園長、小宣班上的兩名老師和賈阿姨。 賈阿姨已在金桔幼兒園工作了兩年多。她說,早上的點心是蛋糕和牛奶,當時小宣并沒有多要一塊蛋糕,如果有要求也不會不給;自己也沒有拿夾子夾傷小宣耳朵。 此外,賈阿姨說,自己并沒有幫小宣穿過衣服,因為小宣的衣服都是由娃娃班鄭老師負責穿的。她對小宣的“指認”感到詫異。 最早發現小宣耳朵受傷的是娃娃班的鄭老師。“在班上排隊準備下樓玩耍的時候,我注意到小宣左肩衣服上有幾個深色的小點,由于小宣昨天身著棗紅色外套,所以我以為是果汁或者水漬,沒在意。”鄭老師說,后來經一個實習老師提醒,她才發現衣服上的是血跡,隨后她就聯系了小宣的媽媽周女士。“如果是阿姨夾傷,孩子肯定會喊疼。”兩名老師說,從頭至尾,沒有聽到小宣喊疼和哭鬧。 鄭老師說,在分點心的時候,小朋友都坐在教室另一邊,等分完蛋糕再讓孩子回座吃點心。鄭老師說,小宣從來都是“只咬了一兩口就不會再繼續吃了”,之前沒發生多要一塊蛋糕的情況。 說起小宣耳朵上的傷口,娃娃班另一位李老師說,在孩子們吃完點心坐回位子上后,她看到小宣坐在那邊抓自己的耳朵,當時她湊上去看了下,發現只是有些發紅,但沒有出血。 將辭退相關阿姨 針對小宣爺爺提出的“平時都沒幫忙洗衣服,今天洗衣服是為了銷毀證據”的說法。陳園長解釋說,因為阿姨怕家長看到血跡擔心害怕,才順手搓掉。 陳園長說,昨日中午召集老師、阿姨開會時,也向老師和阿姨詢問是否有弄傷孩子耳朵,大家都堅持沒有傷害小宣。陳園長表示,將派老師陪小宣去醫院治療,查明原因。同時會辭退賈阿姨。如果家長還是不滿,可以再商量。 記者提出想看一看視頻監控資料,陳園長表示,教室內并沒有探頭。 對于園方的解釋,小宣的家人并不認同。“首先我們不會教孩子撒謊,如果不是幼兒園弄傷的,我也不會賴上幼兒園。”小宣的家人說,三歲的孩子怎么會莫名杜撰出“夾子夾耳朵”這樣的細節呢?其次,他們查看了孩子的耳朵,傷口呈環繞形,和從幼兒園拿回的小宣口中的“兇器”——蛋糕夾子形狀吻合。昨晚,小宣的家人報了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
相關閱讀:
- [ 11-27]孩子不午睡 胳膊被幼兒園老師拉脫臼
- [ 11-24]中央財政160.3億元支持學前教育著力解決“入園難”
- [ 11-22]蘭州黑幼兒園6座面包車塞了32個孩子(圖)
- [ 11-22]“兩孩養不起”是畸形教育的借口
- [ 11-21]幼兒園活動,狂歡何必“五星級”?
- [ 11-21]“五星級”派對,隆重“外衣”下難掩硬傷
- [ 11-21]“幼兒園派對”何不因地制宜?
- [ 11-20]深圳3歲幼女下體受傷 家長懷疑遭幼兒園教師猥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